中方反制效果顯現,北約開會不敢點中國的名,還鬧出了一個國際笑話。
北約海牙峰會日前落幕,但反常的是,在本次峰會的聯合公報中,罕見地沒有提及“中國”二字。大家知道,近幾年中國幾乎被北約“掛在嘴邊”,去年的北約峰會,一場演講竟然15次提到中國。而這次卻只字未提,連外媒都驚呼這是“史無前例地靜默”。
從表面上看,這是特朗普為了討好中國主動施壓的結果,但實際上,整個歐洲也都不想繼續站在中國的對立面了。對于如今的歐洲來說,已經無暇再顧及所謂的“中國威脅”了,他們面前現在就有兩大威脅或者說兩大難題需要擺平:一個是特朗普,另一個是俄羅斯。
先來說特朗普,自從他上臺后,就一直鼓動北約成員國“追加軍費”,甚至不惜用經貿關稅加以威脅,直言“不交錢就別想做生意”。大家知道,為了迎合美國的對華策略,許多歐洲國家不惜“割肉喂鷹”,寧愿在華利益受損,也要捍衛特朗普的“政治正確”。僅是德國,一年就在中國這里虧了120億歐元的訂單。
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醒過味兒來,不愿意再繼續跟隨特朗普玩老套的政治游戲。而如今,就連特朗普自己也不打算跟中國“硬剛”了,歐洲也就沒有必要繼續做美國的“炮灰”。因為事實已經證明,只要中國愿意,照樣可以把美國“整得很慘”,一個稀土出品管制,就讓美國企業叫苦連天。
再來說俄羅斯,目前來看,普京似乎已經“下定決心”要在俄烏沖突中“大干一場”。這場沖突進行到現在,已經不是美西方在放俄羅斯的“血”了,而是俄羅斯在吸整個歐洲的血。在今年北約峰會的聯合公報中,關于俄羅斯的字眼明顯多了起來。
對于歐洲來說,俄烏沖突久拖不決,不僅讓他們極度沒有“安全感”,另外民生也受到巨大沖擊:糧食、電力和天然氣價格暴漲。因此,相較于中國,俄羅斯對歐洲的“威脅”是切切實實存在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不能解決俄羅斯這塊“心腹大患”,歐洲人完全處于寢食難安夜不能寐的生態中。
對于北約來說,當前的形勢非常窘迫。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美國也拿北約“開玩笑”。據報道,日前,一個“國際玩笑”火了,北約秘書長呂特竟然將美國總統特朗普比喻為“爸爸”。更關鍵的是,特朗普將這件事全盤托出,白宮甚至為此發表了一個標題為《爸爸回家了:特朗普出席北約峰會》的視頻。
事情的起因是,北約秘書長呂特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將特朗普在伊以沖突中的調停角色比喻為“爸爸”。呂特的這番言論一出,被外界認為是在“獻殷勤”,而呂特則辯解,這充分說明他跟特朗普“關系甚好”。
在外界看來,呂特對特朗普這種極盡跪舔的姿態,多多少少有點令人不適,而面對外界的異樣目光,呂特也絲毫沒有感到憤怒。特朗普對歐洲狠加關稅,到頭來歐洲人大氣都不敢喘,甚至還要主動“叫爸爸”,歐洲的膝蓋實在是太軟,成了國際笑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