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濟南規劃方面的新聞挺多,組個合集給大家伙聊聊,因為篇幅較多,簡要評論評論。
01
關于CBD和街區制的問題,在半年之前我就寫了一個非常詳細的看法,大家感興趣可以看看,大半年過去了,痛點還是那些痛點,問題還是那些問題。
沒看過的朋友可以點擊藍色文字..
6月中旬,也就是CBD地下環路宣布試運營的前幾天,CBD相關部門在讀發布了倡議書,這次的倡議書不像上次,不但有電子版,還有紙質版...
具體內容都在圖上,因為紙質版的角度問題,我簡單掃描了下.....
看完倡議書之后我又本著好奇,搜了搜當年CBD的規劃,有篇官方文章讓我好多問題得到了解答:
規劃怎么來的:
五個塔怎么來的:
比如為什么CBD拐個彎這么費勁....
比如地下環路為什么是這個形狀。
看完這些資料之后,小編又得出了幾個結論。
第一:這些本國的外國的設計機構都是乙方。
電動車多不多,開車的素質高不高,管理好不好落地,這些本土化的東西主導還是本土人員...
國足輸球咱能把鍋甩給國外主教練嗎。
第二:CBD也好,張馬屯也罷,甚至包括濟南出臺的交通相關法規,并沒有將電動車(文件中統稱為非機動車)排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關領導把交通通暢的希望寄托在公共交通上,比如那個耳熟能詳的目標,CBD片區以后的公共交通要高達60%以上。
但從數量上看,電動車大軍才是我大濟南的底色,是交通參與的主體,汽車不過350萬輛,而電動車的數量接近470萬輛。
包括周一我公共交通出行了一次,電動車玩不明白,公共交通其實很難搞定。
聽說CBD片區對電瓶車通行征求過意見,但是肯定要找到疏解的辦法,否則最終的效果肯定和工業北立交封禁后,最終只能無奈放開的下場差不多。
第三:關于地下環路試運行一周年。
關于地下環路未來的前景怎么樣,以我多次“拭目以待”的經驗看:
肯定會對現階段CBD片區的擁堵產生改善,但是能不能立竿見影這就很難說了...
第四:把CBD區玩明白,其他區才有希望。
大家能看到CBD片區作為濟南的樣板區、示范區,有很多新奇的東西都在進行試點,這屬于積極的事情。
像倡議書提到的物業城市、公共交通,在CBD都有新的玩法。
衷心希望相關部門抓緊把CBD片區玩明白,以便后續推廣到其他片區,把大濟南打造成真正的“人民城市”。
02
張馬屯商改住最新消息發布,不過小編沒能在規劃局的公示系統上看到,反而在ZF的網站上看到了。
另外呢,如果您看了公示還有意見,小編不知道是否可以繼續反饋,上面的公示截止時間是6月29日...
上面的字相對較小。我把關鍵點抽出來,這次的規劃公示應該說相關部門確實考量了居民的需求,像居民提出的商業、交通以及相關配套的完善都做了解答。
尤其是道路方面,那個商業建成限制車流的小道消息沒準是真的...
至于滿意不滿意,每個人想法不同。
這里我個人來看,對于奧體中路和望華北街以北的用地還是稍有異議。
千萬不要再搞璟悅這種R+B的形態了,住也住不舒服,商辦同樣不舒服。
03
中央商務區A1地塊的規劃已經出了。
這塊地三個亮點:
一、環境好
而且屬于兼顧老城煙火氣和新城繁華的地塊,多了不說,有圖
二、四代宅
不要小看四代宅,對于豪宅的加成還是非常大的,而且相關部門在推進。
三、配置高
暫時不知道這盤叫什么,這些年看保利置業的開發能看出來,它們的盤呈現層層遞進的狀態,地塊越來越好,配置越來越高。
具體我暫時不知道,等著看示范區就好。
04
沿線賣的差不多了,鳳凰路高架如火如荼了...
同理,華山-白泉廊道也有了動靜了,要不是中建拿地,指望軌交還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挖第一鍬土...
免責聲明:
1. 本微信公眾號文章,系作者的個人分析、判斷及評價。文章所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房產交易行為的任何指導,不構成任何允諾,請讀者自行判斷購房風險。
2. 本微信公眾號文章,可能存在部分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亦可能存在作者對有關問題的認知、評價與第三方不一致的情況,若有任何第三方認為圖片存在侵權,或認為文章有關內容失實、構成侵權,請通過文末聯系方式與我們溝通協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