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克里姆林宮與白俄羅斯總統辦公室同步發布簡報。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結束聯盟國家最高國務委員會會議后公開表態:“歷史證明西方在‘北約不東擴’承諾上欺騙了我們”,并正式宣告,“俄方對西方的單方面讓步到此為止”。這番話如同一塊戰略巨石投入平靜水潭,引發的震蕩超出人們想象。
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試圖融入西方體系的關鍵時刻,美國及其歐洲盟友曾向莫斯科給出北約“一英寸都不會向東移動”的口頭保證。如今,當初的微弱承諾徹底崩塌,北約用鐵與血寫下截然不同的劇本——它已從12個初始成員國膨脹至32個,刺刀寒光直抵俄羅斯西部邊境。愛沙尼亞前總統托馬斯·亨德里克·伊爾維斯曾公開回憶,西方政客私下常以“對俄羅斯人說說罷了”的口吻談論那些約束性承諾。普京此次痛斥的,正是數十年背信累積的戰略苦果。
普京資料圖
面對步步緊逼的地緣牢籠,俄羅斯選擇打碎對西方最后的幻想。它撕毀了與美國僅存的主要軍控條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全面中止了2022年初期嘗試的關于歐洲安全保障的對話機制。過去幾十年,每逢東歐諸國遞交加入北約申請,俄羅斯往往啟動外交周旋,試圖換取某些權益或技術補償。這樣的時代一去不返。俄羅斯不再接受任何用核心安全利益換取所謂“技術與經濟合作”的緩兵之計。
俄羅斯敢于劃定這條不可逾越的紅線,背后是國家機器歷經沖突淬煉后的驚人韌性。其經濟在西方史無前例的復合制裁風暴中展現超預期表現——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算實現了正向增長。更令人警醒的是俄羅斯向“戰時經濟”軌道的堅決轉向。俄官方統計明確顯示,2024年國防與安全支出已激增至其GDP總量的約6.7%,較沖突前水平翻番。這種大規模資源動員重塑了國家筋骨。
普京資料圖
“特別軍事行動”啟動之初,西方分析人士普遍預測俄羅斯脆弱的經濟鏈條將在高強度制裁下迅速斷裂。現實卻充滿戲劇性:當坦克開進基輔郊區時,德國仍在持續采購俄羅斯管道天然氣;去年歐盟國家統計數據顯示,某些關鍵類別物資的對俄出口額反而逆勢上漲了近16%,其中不乏軍民兩用敏感物項。俄羅斯在壓力爐中鍛造出更為堅韌的工業體系和技術自主供應鏈。
普京的宣言一出,歐美各國決策中心內蔓延著一種戰略警醒。法國總統馬克龍疾呼歐洲大陸亟需“具備威懾力的獨立防御態勢”。一些東歐國家加速申請提高本國防務預算占GDP比例。美國則罕見放風稱正探討使用被凍結俄主權資產的年度孳息為烏克蘭提供長期軍事貸款。西方國家內部裂痕在這場博弈中清晰呈現:部分國家主張升級軍事介入切斷俄羅斯的戰爭潛力,另一些則堅持優先控制沖突外溢風險。
普京資料圖
俄羅斯的底線宣示已經重新定義了全球政治與安全的戰略框架。西方三十年來不斷嘗試擠壓俄戰略空間的地緣操作正觸及堅硬天花板。普京對明斯克的那段講話傳遞出清晰信號——核心國家安全利益不容交易,任何單方面讓步的時代已徹底封存。而西方陣營內部對此反應的遲疑與分歧,恰恰折射出新格局下大國權力重新洗牌的復雜性。莫斯科的決心與能力,連同西方的圍堵困境與內部分歧,正在描繪冷戰后最尖銳的地緣棋局。各方籌碼已悉數壓上,棋局陷入僵持階段,下一步落子必將牽動全球神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