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身在事中 當忘利害
議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當忘利害之慮。
【譯文】議論事情的人,本身不宜直接參與其事,應(yīng)該詳察事情的利害實際;辦理事情的人,本身就處在事情當中,應(yīng)當放下對于利害得失的顧慮。
貳
表面好做 內(nèi)心難修
當場笑語,盡如形骸外之好人;背地風波,誰是意氣中之烈士。
【譯文】朋友們在一起的時候當面談笑風生,都像那些不受世俗禮節(jié)束縛的人;背地里又興起風波,誰才是真正的意氣之士、剛烈俠客呢?
叁
自娛自樂 活出自我
琵琶新曲,無待石崇;箜篌雜引,非因曹植。
【譯文】琵琶新曲,并不一定等待石崇來譜寫;箜篌雜引,也不一定要曹植去譜就。
肆
學會放下 真正徹悟
放得俗人心下,方可為丈夫。放得丈夫心下,方名為仙佛。放得仙佛心下,方名為得道。
【譯文】能放得下世俗之心,才能成為有作為的大丈夫;放得下大丈夫的名利之心,才能稱得上成仙成佛;放得下成仙成佛之心,才能真正徹悟。
伍
百折不回 造就不凡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萬變不窮之妙用。
【譯文】一個人只有真正具備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才能在任何變化中都有應(yīng)付自如的辦法。
陸
安享平淡 一生足矣
累月獨處,一室蕭條;取云霞為伴侶,引青松為心知。或稚子老翁,閑中來過,濁酒一壺,蹲鴟一盂,相共開笑口,所談浮生閑話,絕不及市朝。客去關(guān)門,了無報謝,如是畢余生足矣。
【譯文】在連續(xù)幾個月的獨居生活中,雖然滿屋子蕭條冷清,但常將浮云彩霞視作伴侶,將青松引為知己;有時候老翁帶幼童過來拜訪,這時以一壺濁酒、一盤大芋招待客人,談著一些家常話,會心地開口大笑,絕不談及市肆朝廷方面的俗事。客人離開便關(guān)門,不需要起身送客或言謝。能這樣過一輩子我就很滿足了。
柒
悠閑清高 太過則反
人生莫如閑,太閑反生惡業(yè);人生莫如清,太清反類俗情。
【譯文】人生沒有什么比清閑更好的享受了,但太過清閑反而容易造種種惡業(yè)。人生沒有比清更高尚的情操了,但太過清高反而會矯情作態(tài),與世俗之人同類。
捌
靜看花開,不言是非
但看花開落,不言人是非。
【譯文】只看花開花落,不論人我是非。
玖
事情不同 態(tài)度不同
翻經(jīng)如壁觀僧,飲酒如醉道士,橫琴如黃葛野人,肅客如碧桃漁父。
【譯文】翻閱經(jīng)書就如面壁而觀的僧人,酣暢飲酒就如酩酊大醉的道士,撫弄古琴就如身著葛衣的野客,迎進賓客就如碧桃園中的漁翁。
拾
修養(yǎng)在己 順應(yīng)自然
佞佛若可懺罪,則刑官無權(quán);尋仙可以延年,則上帝無主。達士盡其在我,至誠貴于自然。
【譯文】沉迷佛教如果可以懺除罪過,那么掌握刑法的官員就沒有權(quán)力可言;尋仙問道如果可以延年益壽,那么掌管生死的天帝就沒有主宰的權(quán)利。對于智慧明達之人而言,一切萬有都出于自己的心行,至誠之心最重要的是要順應(yīng)自然。
拾壹
人有長短 不傲不疑
君子不傲人以不如,不疑人以不肖。
【譯文】君子不因別人不如自己而自高自傲,不因他人品行不端而多疑于他。
拾貳
位高視遠 心小行卑
眼界愈大,心腸愈小;地位愈高,舉止愈卑。
【譯文】眼界越開闊,心胸越狹小;地位越高貴,舉止越謙卑。
《小窗幽記》
結(jié)緣價¥29.9元
【點擊下方圖片,閱讀經(jīng)典好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