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立后,隨著全國逐步平定與北元勢力徹底被打垮,明太祖朱元璋就開始鞏固自己的統治,把屠刀對準了那群曾經與自己出生入死的老兄弟們身上了。朱元璋利用胡惟庸案清洗文官系統,利用藍玉案清洗武將系統,可以說這兩案之后,整個開國功臣集團幾乎被一掃而空。
不過,在朱元璋精密策劃的屠刀下,依然有漏網之魚。明朝開國功臣中,依然有八名勛貴活了下來,他們是徐達、李文忠、湯和、耿炳文、吳良、沐英、郭英,這七個人又有什么過人之處,能讓朱元璋網開一面呢?
徐達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功勞最大,名列開國六王之首。徐達又是朱元璋的發小,朱元璋反元起兵后,徐達即加入其中,可謂知根知底。東征張士誠、北伐滅元,攻打北元,徐達皆出任主帥。徐達為人謹慎,從不居功自傲,也不結黨營私,更不貪圖財寶女色,處理問題不偏不倚,所以最后善終。但后世也一直有人認為徐達患有背疽時,不能吃鵝肉,朱元璋特意賜給徐達一只蒸鵝,徐達含淚吃下,不治身亡。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曾一度被朱元璋收為養子,朱元璋極為寵信他,常派他作為監軍出征。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又多次隨徐達征討塞外,開國六王里僅次于徐達、常遇春,位列第三。然而李文忠之死也是疑云密布,他重病時朱元璋命淮安侯華中負責醫治,結果第二年李文忠就死了。朱元璋懷疑是華中暗中下毒,就殺了華中,又把他的家屬流放建昌衛,其他醫生及妻子兒女都被斬首。不得不讓人懷疑是朱元璋在殺人滅口。
湯和是朱元璋的老鄉,從小在一條街上長大,朱元璋加入反元義軍就是湯和給他寫信。此后湯和南征北戰,立下了很多功勞。天下穩定后,湯和敏銳地發現了朱元璋要拿他們開刀了,于是主動告老,放棄權力,希望回家養老。朱元璋大喜,解除了湯和的兵權,然后賜他豪宅黃金,湯和得以善終。不過朱元璋對湯和這個老大哥也很是不滿,非但多次當眾斥責湯和,還把湯和的過失刻在世襲鐵券憑證上,讓后世子孫永遠都知道湯和的過錯。
耿炳文雖然年齡不小,但其實是二代將領,他是管軍總管耿君用之子。其父在朱元璋與張士誠的戰斗中戰死,耿炳文由此承襲父親的職位。耿炳文此后一直為朱元璋鎮守東方,與張士誠作戰,讓朱元璋無后顧之憂,安心與陳友諒決戰。不過,耿炳文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擅長城防戰和水戰,野戰與大軍團指揮作戰卻不是他的長項。這樣一個只會守不會攻的將領,朱元璋自然不會殺他,反而把他留了下來,為子孫保駕護航。靖難大戰中,如果建文帝始終相信耿炳文,朱棣未必會贏到最后。
吳良也是朱元璋的老鄉,早年就投奔朱元璋,并鎮守江陰。當時張士誠占據吳地,橫跨淮東、浙西,兵強糧足,數次犒賞將士,欲要奪取江陰。吳良多次打退張士誠的進攻,積功封侯,獲賜鐵券。吳良崇尚節儉,對名聲、女色、錢財、權力都不看重,這也是他日后不被朱元璋猜忌的重要原因。他鎮守江陰十年,經常睡在城樓之上,枕著刀戈過夜。不過吳良本人在洪武十四年就已經去世,沒趕得上后來的藍玉案,如果他活到了那時候,就不知道朱元璋是不是會放過他了。
沐英是朱元璋養子,從小由朱元璋和馬皇后養大,視為己出,與太子朱標更是兄弟情深。所以朱元璋從來沒有猜忌過沐英,反而給了他盡可能多的權力與信任。沐英家族世鎮云南,直至明朝滅亡,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沐王府。
郭英是朱元璋的衛士出身,屬于朱元璋的貼身親信,故而頗受信任。大戰陳友諒時,郭英身受重傷,依然堅持戰斗,直到最后勝利。郭英為人謹小慎微,教訓子孫以儉素力學為務。侍奉朱元璋四十多年,從來沒有過錯。不過郭英能躲過朱元璋屠刀的關鍵原因,是他的胞妹在朱元璋尚未發跡時就已經嫁給了朱元璋。自己的兒子娶了朱元璋的女兒,又是兒女親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