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現在的局面,說白了是“在火線和談判之間搶時間”。
一邊,伊朗剛打完一場氣勢沖天的“12日戰爭”,60多個指揮官和核專家陣亡,高規格國葬、外交部強勢表態、外長公開喊“我們和投降毫無關系”——這是在做什么?
不是單純表達情緒,是給內部、盟友、甚至敵人看:伊朗這個國家,即使吃了虧,也不跪著談。
你別小看這一口硬氣。在中東這塊地方,誰先露怯,誰就先被吃。哪怕你下一步要談、要穩局面,也得先在外交舞臺上表個態:我們沒輸,更沒怕。
所以你看這輪表態,從“永不棄核”到“絕不投降”,從外長到常駐聯合國代表,幾乎在同步打同一套話術牌。不是巧合,是精心設計。
而且這番話不是說給美國聽的,是說給中俄聽的。為什么?因為伊朗現在想要的,不只是口頭支持,而是實打實的戰略捆綁。
你想買蘇-35?想要殲-10CE?想引入紅旗-9、JY-27?那你得證明一件事:你不會又動搖了。過去伊朗一邊挨打,一邊和美歐在核協議上打太極,左右試探,甚至差點被法國“陣風”收了。那時候的伊朗,說實話,誰敢真幫你?
但現在不一樣,連中東街頭都知道——以色列雖然還在叫囂,但已經疲軟;美國嘴上狠,實則被中東、中亞、亞太三線拖住。
這是伊朗的戰略喘息窗口。這時候,你當然不能扮“和事佬”,你得上來先亮刀子。
讓中俄看到你不是那種“美歐一笑你就改口”的人;也得讓美以知道,今天想談,那得看伊朗有沒有心情了。
你要說伊朗真就不談了?也不至于。
特朗普前腳剛說“愿意解除制裁”,后腳就發火:伊朗居然還不配合?“我救了他,他卻不感恩?”——這話一出口,等于直接暴露了特朗普這一輪出招其實是為談判鋪路的。
而伊朗這邊根本不吃這一套。外長阿拉格齊干脆一點:“目前沒有重啟核談的計劃。”你以為這是拒絕?其實這是抬價。
這事熟不熟?跟蘇萊曼尼被暗殺后那一輪差不多。
伊朗最擅長什么?打完一拳,退兩步,等你著急,再開價。而且還真別說——美國現在就屬于“急了但不敢動手”,以色列更急,但內塔尼亞胡已經快連任期都保不住,哪里還有資格孤軍犯險?
伊朗算得清楚:我再撐一會兒,局勢就向我傾斜一分;你越急,我牌面越高。
這局說穿了,是一場沒有真贏家的僵持戰,但伊朗正在學會玩戰略博弈。
它不是過去那個被動挨打的伊朗了,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怎么演一出戲,穩住內部,換來外援,拖住敵人。
你說它“永不棄核”,是戰略宣言?
不如說是談判口風的天花板。喊得越高,將來談的時候,退一步才有空間;如果一開始就跪著說“和平利用”,美以都懶得搭理你。
所以,別問什么“嘴硬還是真心”。在中東,“嘴硬”就是最真實的戰略武器。
你動不了我,我就繼續強硬;你想跟我談,那對不起——先過我這句“永不棄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