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中國科技館首部原創沉浸式舞臺劇《華夏之光——文明的燭火》于7月1日晩在烏魯木齊啟幕。以此為契機,該館同步啟動科普服務新疆系列行動,帶去科普惠民“禮包”,助力新疆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
《華夏之光——文明的燭火》新疆巡演劇照。中國科技館供圖
《華夏之光——文明的燭火》由中國科技館和中國煤礦文工團聯合打造,以北宋“天關客星”記載與現代大科學裝置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英文縮寫LHAASO,中文“拉索”)科研突破為敘事雙核,通過宋代水運儀象臺與當代科學裝置的跨時空呼應,構建起古代天文學家蘇頌與當代科研工作者的精神對話,以千年敘事詮釋科學精神傳承。
該劇融合聲、光、電特效與舞蹈、戲劇表演,打造“人在劇中游”的沉浸式場景。現場觀眾熱評:“當看到蘇頌與青年科學家隔空擊掌,我淚目了”“原來科學史就是一部文明接力史”“這是我第一次理解‘天關客星’的意義,科學和歷史原來離我們這么近!”
今年適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中國科技館推出科普服務新疆系列行動,包括:科普大篷車深入南疆40余所鄉村學校開展科技、文化、志愿服務一體化活動,《好奇新疆》系列微視頻以科學視角解碼新疆,“北辰對話”推出特別節目《跨越天山的科學守望》,搭建新疆地區科技館智能體應用等。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