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貓的快樂,是每天下班回家,總有個毛茸茸的小身影蹭過來撒嬌。但當你家貓咪突然頻繁甩頭、瘋狂撓耳,甚至開始躲著不讓碰耳朵時,可要警惕了 —— 這些反常行為,很可能是耳螨這個 “小惡魔” 在作祟!
耳螨是貓咪耳道里的常見寄生蟲,肉眼雖難發現,卻能讓主子難受不已。及早發現并治療,不僅能幫貓咪快速擺脫痛苦,更能避免細菌感染、聽力受損等嚴重并發癥。接下來,就帶大家了解耳螨的 “暴露信號” 和應對方法。
這些癥狀,藏不住耳螨的蹤跡!
一、明顯異常行為
瘋狂甩頭撓耳:貓咪頻繁甩動腦袋,甚至用后腿瘋狂蹬耳朵,或是用爪子不停抓撓,可能是耳道奇癢難耐。
耳道“咖啡渣”:翻開貓咪耳朵,若看到棕黑色、類似咖啡渣的分泌物,且伴有油脂狀物質,基本可以鎖定耳螨。
耳朵紅腫發燙:仔細觀察,感染耳螨的貓咪耳道內壁會發紅,嚴重時整個耳朵摸起來發燙,這是炎癥在 預警。
耳朵耷拉變形:健康貓咪的耳朵立挺靈動,若發現一側或雙側耳朵異常下垂、歪斜,別忽視這個危險信號。
二、不易察覺的隱藏癥狀
耳螨的影響可不只在耳朵!當貓咪出現這些變化,也可能是耳螨引發的連鎖反應:
食欲驟降:持續的瘙癢和不適,會讓貓咪沒胃口,原本的干飯王突然對貓糧提不起興趣。
精神萎靡:往日活蹦亂跳的小瘋子,變得不愛玩耍,總躲在角落,連逗貓棒都無法吸引它的注意力。
毛發脫落:抓撓導致耳朵周圍、臉頰的毛發稀疏,甚至出現禿斑,顏值 “崩塌” 的背后,是耳螨在搞鬼。
脾氣暴躁:被耳螨折磨的貓咪容易煩躁,平時溫順的主子突然不讓碰、愛咬人,這是在向你求助。
三、三步自查法,用汪喵靈靈小程序更安心!
發現貓咪有異常表現,先別急著慌張!除了在家完成初步檢查,還能借助汪喵靈靈小程序獲取更專業的輔助判斷:
看顏色:輕輕翻開貓咪耳朵,正常耳道呈淡粉色,若發現發紅、發腫,或是出現黑色、褐色斑點,可打開AI寵醫汪喵靈靈的拍照看病功能,上傳耳朵照片,AI大模型會快速分析給出初步判斷建議。
查分泌物:觀察耳道內是否有棕黑色顆粒狀、油泥狀分泌物,耳螨的排泄物和脫落組織會形成這些 “罪證”。不確定時,同樣能用小程序的隨心問功能,向AI醫生汪喵靈靈專業獸醫描述情況,獲取即時解答。
聞氣味:健康貓咪的耳朵幾乎沒有異味,若湊近能聞到酸臭、腐臭等刺激性氣味,大概率是耳螨合并細菌感染。可以在汪喵靈靈小程序記錄下來,生成檔案。
不過,耳螨的確診需要專業顯微鏡檢查,一旦發現異常,建議盡快帶貓咪到正規寵物醫院確診,避免誤診延誤治療。
科學治療 + 日常防護,守護貓咪健康
規范治療是關鍵!
局部用藥:醫生常推薦伊維菌素滴耳液等藥物,直接作用于耳道,精準殺滅耳螨。使用時需嚴格按照劑量和頻率操作,避免藥物刺激引發不適。
全身用藥:對于感染嚴重的貓咪,莫昔克丁滴劑等全身驅蟲藥能從體內阻斷耳螨傳播。但用藥必須謹遵醫囑,切勿擅自增減藥量或停藥。
堅持完整療程:耳螨治療周期通常需要 2-4 周,即使貓咪癥狀消失,也需完成全部療程,徹底消滅蟲卵,防止復發。
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想要讓耳螨無機可乘,做好日常防護是王道:
定期清潔耳道:每周用寵物專用洗耳液輕輕擦拭貓咪耳朵,軟化耳垢,保持耳道清爽。
按時驅蟲:每月一次體內外驅蟲,是預防耳螨及其他寄生蟲的 “金鐘罩”,幼貓、戶外活動的貓咪更要嚴格執行。
環境衛生:耳螨蟲卵能在環境中存活,定期清潔貓咪的窩墊、玩具,保持室內干燥通風,不給耳螨生存空間。
避免接觸傳染源:流浪貓是耳螨的高發群體,盡量不讓自家貓咪與陌生流浪貓親密接觸,減少感染風險。
再次提醒我們:耳螨雖小,危害卻大,早發現、早治療,才是對主子最好的守護。如果你家貓咪出現類似癥狀,別猶豫,立即行動打開汪喵靈靈免費小程序!科學養護,才能讓主子繼續做無憂無慮的快樂小貓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