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期末考試的結束,各地學校紛紛開啟了暑假模式。
憶起兒時,期末最盼著能從學校捧回一張獎狀,滿心歡喜地向父母展示,期待得到夸贊與獎勵。每當孩子拿著獎狀回家,那洋溢的自豪,父母欣慰的笑容,都是溫馨的畫面。
在江西,一位女子卻心生疑惑。她感慨道:“別家獨生子女,家里的墻面都被獎狀貼得滿滿當當;我家三個孩子,總共才一張獎狀,孤零零地掛在墻上,看著著實有些冷清。”
記得我們小時候,一拿到獎狀,便會用漿糊仔細粘貼在客廳的顯眼處,讓每一位來客都能看到這份榮譽。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許多家長的心愿,如今也不例外。大家依然喜歡把獎狀貼到墻上。
墻都快貼滿了
幼兒園的獎狀是每個孩子都有的
這畫比獎狀含金量高
保管好,可以當傳家寶
將孩子的獎狀展示出來,既是分享喜悅,也是希望借此激勵孩子繼續(xù)奮進。不過,也有家長秉持低調(diào)的態(tài)度,并不熱衷于這樣的展示方式。
不知道你有沒有留意,現(xiàn)在學生的獎狀種類繁多,令人眼花繚亂,這些獎狀,大部分含金量一點都不高。比如:
光盤之星獎
智多星獎
勞動積極分子獎
寒假特色作業(yè)優(yōu)秀獎
其實,獎狀不過是對學生某一階段的認可與鼓勵,它無法完全定義一個學生的當下,更不能決定其未來的發(fā)展。
獎狀要看質(zhì)量,不要看數(shù)量,你們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