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某某、徐某編造大熊貓受虐謠言、尋釁滋事案近日宣判,二人分別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一年兩個月。
造謠大熊貓受虐如何成了圈錢黑產?梳理來看,涉案的兩人通過捏造、散布科研單位及工作人員虐待大熊貓、借大熊貓謀利等不實信息,大肆博取流量。被兩人煽動的一些極端熊貓粉絲,不僅通過各種方式騷擾科研人員,甚至反復進行投訴和報警,浪費大量公共資源。憑著所謂“敢于發聲”人設,白某某、徐某頻頻召集粉絲線下聚集,收取并侵吞數量可觀的捐助。顯然,這兩個“謠棍+騙子”不過是利用社會對大熊貓的愛,引流斂財而已。
更值得警惕的是,這一案件并非孤例。且看如今的互聯網上,大熊貓屢屢被拖入輿論漩渦。有的把極端“飯圈”那套謾罵互撕、挑動對立的路數搬到大熊貓身上,時而為了哪一只熊貓的待遇更好爭吵不休;有的妖魔化科研工作,無端質疑“野化放歸”等保護方案,網暴大熊貓保護領域專家、從業人員;更甚的,線下聚集鬧事,制造負面輿論,阻撓正常國際交流活動……罔顧事實帶節奏,沒事找事陰謀論。從公安機關公布的案例來看,其中不少人打的都是碰瓷國寶、造謠牟利的算盤。
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在社交媒體上,信息傳播速度往往遠超事實驗證速度,不少網友也被裹挾其中,被人當槍使,對大熊貓保護領域專家和工作人員造成嚴重誤傷。“我為大熊貓保護工作奉獻了一生,沒想到會遭遇如此嚴重的謠言攻擊和網暴。”“很長一段時間,一接起電話就聽到臟話,還收到各種辱罵、侮辱信息,導致通宵失眠。”這些痛苦與焦慮,真實反映了“傷人的鍵盤”何其可怖。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對謠棍、騙子絕不能再容忍。據悉,當前相關方面正積極行動,四川成都、攀枝花等地警方已根據線索成功打掉數個犯罪團伙,依法移送起訴主要犯罪嫌疑人,行政處罰線下滋擾人員。重拳出擊、清朗輿論,是在維護健康的網絡秩序,也是在呵護人們寶貴的善意。
當然,也要看到,一系列謠言之所以盛行,其實也契合了很多人對大熊貓的錯誤認知。比如,人們習慣把大熊貓當萌寵,覺得它們嬌弱得很。可恰如網友所言,大熊貓是國寶,但不是“媽寶”。作為進化了800多萬年的物種,其可愛的外表之外,是猛獸的利爪、輕松碎竹的咬合力、一下拍死豺狼的掌力、百米運動員的速度、站直最高可達一米八的身高。可以說,大熊貓的真實內核是“猛”而不是“萌”,不能要求工作人員像“擼貓”一樣對待大熊貓。相關方面不妨再多做一些科普,引導更多人認識真實的大熊貓,減少不必要的誤會。
如今,大熊貓受威脅程度降級了,但野生大熊貓的保護仍然面臨不少挑戰。一些人基于私心私利拆臺鬧事,反而是在影響大熊貓這一物種的未來命運。喜愛大熊貓的每一個普通網友,不妨遇事先問個為什么,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猜忌,才不會讓愛變成傷害。
來源:長安街知事 微信公眾號
(來源:熊貓中心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