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性強、毒性大的
紅火蟻又又又出現了
看到它
千萬別碰、馬上遠離
有人不慎被咬傷了
近日,福州市連江縣連江體育公園內,一市民散步時不慎被紅火蟻咬傷,傷口疼痛發腫持續數日。
記者了解到,連江縣鳳城鎮、江南鎮、浦口鎮等地均發現紅火蟻活動蹤跡。有關部門提醒,紅火蟻對人和動物具有強烈的攻擊性,市民如有發現要立即遠離,并及時報告。
7月2日上午
連江縣植保站聯合江南鎮政府
在體育公園、花塢村等區域
開展紅火蟻消殺工作
只見數十處紅火蟻的巢穴
隱匿在綠植之間
工作人員用長樹枝輕輕撥弄
密密麻麻的紅火蟻四散逃竄
場面令人心驚
隨即
工作人員將藥劑撒在蟻巢周圍
待紅火蟻將毒餌搬回巢內
從而達到整巢傳播的效果
有關部門提醒
一旦發現紅火蟻
請及時向當地農業部門報告
由專業防治紅火蟻人員進行處理
切勿個人進行防治
以免被咬
新聞延伸
紅火蟻是
攻擊性強、叮咬毒性大的
外來入侵物種
具有繁殖率高、生命力極強
傳播蔓延快、難以防治
以及極強破壞力等特點
▲紅火蟻(資料圖)
此前
福州曾發生數起
人員被紅火蟻叮咬事件
▲2018年,閩侯上街一名環衛工人遭受紅火蟻叮咬,出現皮膚過敏以及過敏性休克,所幸經及時治療脫離危險。(資料圖)
▲2021年,連江道澳中學一名環衛工人在工作時手臂被紅火蟻叮咬。(資料圖)
根據2024年
農業農村部發布
《全國農業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分布行政區名錄》
福州多個縣(市)區在列
那么
如何區別普通螞蟻和紅火蟻?
福建省疾控專家介紹
可以通過蟻巢特征
攻擊性和形態特征等
來判斷是否為紅火蟻
紅火蟻的成熟工蟻紅褐色
體長3~6㎜,頭寬約0.5㎜
成熟兵蟻體色紅褐
體長約為工蟻體長的0.5~1倍
頭寬約1.5㎜
腹部呈卵圓形,末端有蜇針伸出
這是紅火蟻最危險的部分
蜇針內有毒液
紅火蟻屬群居地棲性昆蟲
具有筑巢群居的生活習性,一般在向陽開闊地帶、荒坡、草地、路邊、花卉苗圃基地、水塘邊、公園綠地、長滿雜草的田境等較穩定的生態環境中筑巢。
蟻巢出口處一般會有泥沙堆積,在地面上形成肉眼可見的明顯“蟻丘”。蟻丘平均直徑在20cm以上,高度10~30cm,較一般螞蟻蟻丘明顯高大,蟻丘內部中心部分呈蜂巢狀多孔道結構。
紅火蟻具有強烈的攻擊性
當蟻巢受到干擾時,兵蟻和工蟻迅速出巢發動攻擊,以腹部末端的螯針連續叮蜇人體多次,每次叮蜇時都從毒囊中釋放毒液,會產生如火灼傷般疼痛感,隨后出現如灼傷般的水皰。
大多數人僅感覺疼痛、不舒服,少數人對毒液中的毒蛋白過敏,會產生過敏性休克,有死亡的危險。若水泡或膿包未及時處理導致破潰,容易引發細菌二次感染。
如何預防被蜇?要牢記以下防控信息
遠離蟻巢,不要用手撥弄紅火蟻。紅火蟻具有很強的攻擊性,刺蜇時,不像蜜蜂蜇人只蜇一次,紅火蟻有重復蜇刺的能力。
被蜇后,程度較輕者,可用肥皂水清洗被蜇的部位,還可用冰塊冷敷;注意觀察,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用外敷藥涂抹,如有過敏史或被蜇后出現嚴重反應者,應盡快到醫院就診。
如果被蜇,注意不要抓撓被蜇部位,避免將膿包抓破,以防引起繼發感染。發現紅火蟻或蟻巢時,切勿觸碰或用木棍等撥弄,應立即向相關部門報告,請專業人員處理。
在紅火蟻出沒處附近從事種植、綠化等工作時,要注意穿戴上個人防護的雨靴和橡膠手套,并在雨靴、手套和挖掘工具上涂抹滑石粉,以免紅火蟻上爬咬傷操作者。
如有發現、主動報告
立即遠離、千萬別碰
轉發告訴更多人
記者 鄭瑞洋
圖片由連江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新媒體編輯 徐強
監制 管慧 邱泉盛
福州晚報新媒體出品,綜合海連江等,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注福州晚報,獲取更多資訊
點亮和
轉發分享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