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A環球考古大系,系西班牙RBA傳媒公司出品的世界考古史大作,包括《重返瑪雅》《重返古埃及》《重返古希臘》《重返古羅馬》,中文版已由中國出版集團·現代出版社出版。這套書由考古學家、歷史學家、語言學家、地理學家、制圖家、攝影師、插畫家和編輯,組成多學科團隊精心創制,壯觀的3D模型復原對照,權威的文本解釋,美輪美奐的建筑,驚人的考古發現,精美的彩色浮雕和壁畫,豐富的圖表和地圖等珍貴資料,旨在用前沿考古科技解讀還原古文明遺址,串連文明的發展軌跡與歷史的興亡脈絡,從而再現世界古文明曾經的燦爛輝煌,沉浸式回歸古文明現場,走進古人智慧而又真實的生活。
神秘的瑪雅文明,距今最近卻已絕嗣
在世界古文明中,瑪雅文明從來以神秘著稱,它雖生發于美洲叢林,但甚至有人將它與外星文明相聯系的猜想。瑪雅文化誕生于恰帕斯、尤卡坦、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和伯利茲的密林深處,其重要遺址大多位于今天的墨西哥,包括奇琴伊察、蒂卡爾、科藩、帕倫克、烏斯卡爾。瑪雅人給人類史上留下了極為迷人和神秘的文明篇章,盡管他們定居于美洲的叢林,但他們仍然創造了宏偉的盛世,在天文學、數學、農業、藝術等方面都取得極高成就。因此,《重返瑪雅》以時間軸解釋并標識瑪雅城市及王朝的崛起、輝煌和衰落的主要歷史事件,梳理了瑪雅人的歷史、文化和藝術發展的基本脈絡。
公元3—10世紀,古典時期的瑪雅人在南方建立了蒂卡爾、科潘、基里瓜、帕倫克和彼德拉斯內格拉斯等城市。直到9世紀中葉,瑪雅人遺棄了這些城市,在更偏僻的地方重新形成小型中心,或者向北方遷徙。從此,權力中心轉移至尤卡坦半島。瑪雅人在尤卡坦半島建立了新的城市群,許多城市的建筑特征與墨西哥中部的建筑相似。其中,最重要的一座城市是奇琴伊察,其建筑和雕塑與墨西哥中部城市圖拉(又譯圖倫)風格近似。公元987年,尤卡坦半島最重要的三座城市烏斯馬爾、瑪雅潘與奇琴伊察結成了瑪雅潘聯盟。該聯盟由奇琴伊察控制,但是聯盟內部存在沖突。公元13世紀,奇琴伊察被廢棄,只保留了朝圣中心的功能。16世紀初,西班牙人到達尤卡坦半島的海岸,但此時瑪雅城市群已經被廢棄,大多數人生活在鄉村地區。如今,關于瑪雅文明的遺跡,可以探訪的有尤卡坦半島的奇琴伊察,以及坎昆瑪雅博物館、蒂卡爾博物館、科潘雕刻博物館、阿爾貝特·魯斯·呂利耶遺址博物館、烏斯馬爾遺址博物館等。
燦爛的古埃及文明,最古老卻已停滯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也是吸引現代世界最多關注的古文明。古埃及金字塔、陵墓、神廟等的考古發現,無一不引發考古學界和世人的驚嘆,如吉薩的三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孟卡拉金字塔)、卡納克和盧克索的神廟,帝王谷和王后谷的陵墓等都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對于古埃及人來說,陵墓和神廟是他們的生活和信仰,如圖坦卡蒙陵墓令人驚詫的寶藏、尼斐爾泰麗王后陵墓的華麗……但更令人好奇的是,古埃及的方尖碑為何流落到了法國巴黎的協和廣場,阿布辛貝神廟如何實現了神奇的搬遷。
古埃及文明和歷史的發展脈絡都在遺跡和考古發現里清晰呈現,不管是漫漫黃沙里高聳的金字塔,還是帝后谷里輝煌的法老和王后地下陵墓,以及尼羅河畔莊嚴的埃及神(神和神化的法老)神廟,吉薩、卡納克、盧克索、底比斯、努比亞、菲萊島都是向往之地。伴隨著古埃及的考古發掘,現代埃及學也隨之誕生和發展并進而成為顯學,而商博良(“埃及學之父” ,解密埃及象形文字)、喬萬尼·貝爾佐尼(阿布辛貝神廟的發現者)、霍華德·卡特(圖坦卡蒙陵墓的發現者)、埃內斯托·斯基亞帕雷利(尼斐爾泰麗陵墓發現者)等都成了最耀眼的存在。如今,古埃及文明及埃及學的發展歷程見證,都在今天那些著名的各大博物館里,如開羅埃及博物館、巴黎盧浮宮博物館、倫敦大英博物館、都靈埃及博物館、布魯塞爾美術館、羅馬喬萬尼·巴拉科博物館、埃及盧克索博物館、弗洛倫薩國立考古博物館、伊斯坦布爾考古博物館、倫敦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羅馬梵蒂岡博物館……
輝煌的古希臘文明,古老而生機勃勃
古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頭,西方的文學、哲學、藝術都在這里得到空前的發展,尤其是古典時代的雅典更成為最輝煌的文化繁榮之地。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地區的經濟生活高度繁榮,產生了輝煌燦爛的古希臘文明,因而產生了大量的建筑、雕塑、繪畫、戲劇等藝術,并深深地影響了后來的古羅馬文明。古希臘的歷史與文明體現在建筑、文學、體育等多個方面,如宏偉的帕提儂神廟、阿波羅神廟、宙斯神廟,見證古希臘戲劇空前繁榮發展的狄俄尼索斯劇場和伯里克利音樂廳,孕育出西方歷史上第一個“議會”的普尼克斯山丘,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祥地奧林匹亞體育場……
公元前480 年—公元前430 年,被稱為希臘古典時代的“黃金五十年”,這是第二次希波戰爭結束后的五十年繁榮時期,也是雅典海上帝國的興盛時期。這一時期還包括了伯羅奔尼撒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04年)是雅典和斯巴達及其各自盟友之間的血腥沖突,導致了雅典的恥辱戰敗和帝國的衰落。公元前338 年,馬其頓的菲利普二世在克羅尼亞戰勝了希臘人,并與希臘化時代的希臘(公元前323年—公元前146年,希臘半島希臘化的時期)進行聯合,標志著希臘城邦的終結以及政治獨立性的結束。然而,古希臘的文學、藝術、建筑、文化甚至希臘化的社會和科學的連續性并未因喪失政治獨立性而中斷,雅典衛城、德文斐神廟、奧林匹亞、提洛島等的遺跡以及雅典衛城博物館、雅典古市集博物館、雅典陶瓷考古博物館、德爾斐考古博物館、奧林匹亞考古博物館、提洛島古博物館等的珍藏則是最有力的說明。
偉大的古羅馬文明,看見而被繼承
古羅馬文明通常指從公元前8世紀以羅馬城為中心興起的文明,歷經羅馬王政時代、羅馬共和國時代、羅馬帝國時代,后隨著公元395年東、西羅馬的分裂以及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滅亡而蓑落。古羅馬在經歷了公元1世紀末頻繁的大火后從灰燼中重生,弗拉維王朝的韋斯巴薌(又譯韋帕薌)修建了被譽為“人類建筑藝術的最著名成果”的羅馬大角斗場(羅馬競技場),從此開啟了羅馬的偉大時代(羅馬帝國時代)。在羅馬帝國時代,古羅馬的帝王紛紛在羅馬城中留下了美輪美奐的皇家建筑,如圖拉真柱、萬神殿、哈德良別墅、新巴西利卡、密涅瓦醫神廟……
古羅馬文明的建筑、雕塑、繪畫等藝術無不受到古希臘文明的影響,并造就了一個希臘化時期,因為在羅馬作坊里工作的青銅匠、雕刻家、制陶工匠、畫家、紡織工人大多來大希臘(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島)或希臘大陸,而這些曾經的見證都在卡比托利歐博物館、羅馬文明博物館、梵蒂岡博物館和羅馬城里。公元前509年,羅馬人驅逐了暴君高傲者塔克文,結束了羅馬王政時代并建立了共和國時代,開始實行元老院、執政官和部族會議三權分立。公元前27年,“第一公民”屋大維實行元首制并獲得“奧古斯都”封號,就此開啟了羅馬帝國時代。自韋斯巴薌起羅馬帝國進入輝煌時期,從圖拉真的 “黃金時代”到康茂德的“獨裁時代”,到戴克里先時代建立了四帝共治制和行省制度并成為羅馬帝國的政體,而君士坦丁大帝為促進基督教的發展修建了很多神廟。今天,歐洲文明里到處都是古羅馬文明的影子,不管是建筑還是雕塑,甚至制度和政體,因此可以說古羅馬文明已經被歐洲文明所繼承,而其與古希臘文明一樣成為歐洲文明的源頭。
可以說,RBA環球考古大系就是一部世界文明的紙上考古博物館。在這套書里,不僅可以看到古文明的昨天、今天,還可以看到它們的遺存,更可以看到伴隨這些遺跡的古代世界史和古文明史,從而我們能清晰地知道古代世界的輝煌、燦爛,也能明確地知道它們的今天所在。如果說“RBA環球考古大系”是一套世界文明史和世界文明考古旅游指南,我相信沒有人對此表示疑義,因為它真的就是這樣一部關于瑪雅、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文明和考古遺跡的可讀可賞之書。
2025.6.11
文稿提供:謝惠
初審:凌小凡 吳桂林 羅明鋼
復審:郭偉
終審:李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