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字關注及時接收通知
信息來源:四川省交通運輸廳
雅安生活 微信號:(yaanzaixian)編輯制作
近日,雅安市雨城區碧峰峽鎮黃龍村發現一處摩崖石刻和一處古道遺跡。
元至順四年石刻題記
黃龍古道遺址
新發現的摩崖石刻位于省道105線(雅上線)邊的懸崖巖腔中,由14幅摩崖畫像(部分似巖畫)和4處石刻題記組成,分布在長10.54米、寬1.23米的巖石上,分布面積約12.96平方米。摩崖石刻的4處題記紀年明確,分別為至順四年(1333年)、天順二年(1458年)、成化十四年(1478年)、正德丙子(1516年)。這些題記主要記載了道路設施的修建情況。
元至順四年石刻題記拓片
至順四年的題記文字書寫順序獨特,為從左至右豎行書寫,記載捐資者為“雅州龍門后右軍民司”,該機構在傳世史料中尚無記載,對研究元代制度史具有重要意義。
摩崖石刻中的畫像主題豐富,包括佛像、人物、肢體、動物、花卉等,風格古樸。部分采用淺浮雕形式,部分似巖畫,由簡單線條刻成,其產生年代有待進一步考察。值得關注的是,其中的三魚同首圖,曾在瀘州市合江縣張家溝、綿陽市三臺縣郪江鎮的漢代畫像中出現。
同樣在黃龍村發現的還有一處清代的古道遺跡。古道遺跡保存較好,最寬處達3.5米,道旁有一塊光緒十八年(1892年)的修路碑。碑文中不僅記載了義興、恒泰、永茂、世興四家著名茶號的捐資情況,還留存有1935年紅軍留下的石刻標語。
據民國《雅安縣志》記載,這兩處遺跡是“北行大道”的一部分,可通往邛崍夾門關大路,并有小道通往蘆山、天全。在1972年公路修建之前,此段路是上里、中里和下里(碧峰峽鎮)居民前往雅安城區的必經之路。
新發現的兩處文物點保留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經系統研究和考證后,其承載的歷史價值將為雅安市雨城區交通史、藝術史,以及南亞廊道、茶馬古道研究提供重要的實物資料。
如今的省道105線(雅上線)
由四川省交通運輸廳整理編輯
請關注@雅安李小編視頻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公眾號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點擊下方【閱讀全文】即可進入》》雅安約車
點點在看,點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