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關于金字塔建造者的身份,我們可能一直都錯了!
長久以來,“十萬奴隸用20年建金字塔”的說法廣為流傳——古希臘人甚至將其寫進故事,仿佛這座奇跡背后是無數被迫勞作的身影。但最近,埃及考古學家扎希?哈瓦斯博士的團隊,用大金字塔內的最新發現,徹底推翻了這個流傳千年的“謠言”。
新發現為建造者正名
哈瓦斯團隊通過成像技術,在“國王墓室”上方狹窄的密室里,發現了從未曝光的古代銘文。這些刻在巖石上的標記,是公元前13世紀工匠團隊留下的“簽名”。更關鍵的是,團隊還在金字塔南側發掘了工匠的墓地——這里有雕刻著工人搬運石塊的雕像,還有“金字塔側邊監工”“工匠”等21種象形文字頭銜。
“如果是奴隸,他們不可能被葬在金字塔陰影下。”哈瓦斯在播客中強調,“奴隸不會像法老、王后那樣,為自己準備永恒的墓室?!边@些墓地不僅證明建造者是有尊嚴的勞動者,更暗示他們可能享有與貴族相近的社會地位。
從采石到運輸的“流水線”
除了身份,新發現還揭開了金字塔建造的技術密碼。
首先是采石場。建造大金字塔的石灰巖,來自僅300米外的采石場。工匠們用“碎石泥坡道”將石塊運到工地——考古隊已在金字塔西南角發現了坡道遺跡:混合著砂石和泥土的碎石層,正是當年坡道拆除后殘留的痕跡。
其次是分工協作。工人們被分成不同小組:有的負責切割石塊,有的打磨形狀,還有的用木橇在沙地上拖拽運輸。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們并非全年無休——每工作10天就能休息1天,這在4500年前堪稱“人性化管理”。
10000工人的“豪華食堂”
在金字塔東側,考古學家還發現了“工人之城”:這里有分揀咸魚的作坊、大型面包房、集體宿舍,甚至能通過動物骨骼還原當時的伙食。芝加哥大學專家分析發現,工人們每天能吃到11頭牛和33只羊的肉——這樣的蛋白質攝入,足夠支撐約10000人同時勞作。所謂“只吃洋蔥大蒜”的說法,顯然是后人的誤傳。
探索“大空洞”里的秘密
目前,哈瓦斯團隊正籌備一項史無前例的計劃:用僅1厘米寬的機器人,鉆進大金字塔側面的小孔,探索2017年發現的“大空洞”。這個位于“大走廊”上方、長達30米的神秘空間,是否藏著胡夫法老的真正陵墓?哈瓦斯堅信答案就在其中,而探索時間定在明年1-2月。
從“奴隸建造”到“熟練工匠”,從“模糊傳說”到“實證考古”,大金字塔的每一塊石頭都在訴說真相。下次當你仰望這座4500歲的奇跡時,或許該想想:那些在石塊上刻下名字的工匠,是否也像我們一樣,期待著被后世銘記?
你對金字塔的建造還有哪些好奇?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心中的“古埃及未解之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