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信網 責編:李源菁 2025-07-03 15:25:11
信網7月3日訊 盛夏的青島西海岸薛家島山海灣小區,十余棵梧桐樹正舒展著亭亭如蓋的枝葉,新枝在晨風中簌簌作響,層層綠蔭將步道織成清涼的網。很難想象,這片如今象征著社區共治的綠蔭,曾在幾年前掀起一場牽動人心的治理風波。當72歲的“解憂社”負責人任尊才再次走過樹下,手中那本泛著毛邊的“法、理、情、讓”調解手冊,依然清晰記錄著那場風波中,專業社工與志愿力量如何共同為社區治理埋下“根系”。
風波回溯:一場糾紛里的治理破題
兩年前的盛夏,一場大風讓山海灣小區十余棵梧桐出現倒伏隱患,未修剪的樹木在風中更顯搖搖欲墜。彼時正值美國白蛾蟲害防治關鍵期,高大的梧桐隨時可能因根系不穩被刮倒。物業公司持園林局批文啟動科學修剪時,“破壞綠化”的質疑聲卻驟然爆發。居民情緒激動紛紛跑到物業辦公室反映,傳統依靠經驗和行政命令的調解方式在復雜訴求前捉襟見肘。
彼時,社區黨委啟動的“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聯動機制,成為破局的關鍵。社區黨委書記、專業社工范偌為迅速介入,指導“解憂社”志愿骨干,將樹木養護規范轉化為“修剪是為了根系更健康”的通俗講解,推動物業在宣傳欄二次公示審批文件,并逐戶走訪收集居民顧慮。任尊才至今記得,當他用社工梳理的“安全風險—技術規范—法律依據”三段式話術解釋時,一位原本激烈反對的居民突然沉默——“原來砍樹里還有這么多科學道理”。
這場風波最終以梧桐安全修剪落幕,卻意外成為一面鏡子:社工提供的“策略大腦”與志愿者扎根的“行動手腳”,在信息透明與程序正義的框架下形成合力,讓“拍腦袋”決策轉向“專業化治理”。
根系生長:志愿力量的專業蛻變
如今翻開“解憂社”的工作日志,從當年零散的糾紛記錄到如今標準化的項目手冊,變化清晰可見。在社工定期開展的溝通技巧、法律知識培訓中,任尊才的“法、理、情、讓”調解信條被系統化為可復制的“五步工作法”;過去“哪里起火撲哪里”的志愿服務,如今已形成覆蓋接案、評估、介入到結案的全流程項目化運作。
更深刻的蛻變在于治理邏輯的轉變。社工指導下建立的“微網格”信息收集機制,讓志愿者從“等矛盾上門”變為主動巡查;鏈接高校法律系、心理咨詢師的資源網絡,使復雜糾紛能獲得專業支撐。數據顯示,這支曾依賴“熱心腸”的隊伍,如今已培育20余名社區“明白人”,累計化解糾紛超百件,服務滿意率穩定在98%以上。“現在遇到難題,知道該翻哪本手冊、該找哪個專家。”任尊才摩挲著手冊上的社工批注,語氣里是從經驗主義到專業主義的篤定。
年輪成規:從個案實踐到全國范式
那場梧桐樹下的風波,以及后來由專業社工引領的基層治理案例,最終沉淀為全國首個《“專業社工+志愿服務”基本規范》的實踐注腳。今年1月,基于新港山路社區多年的專業社工和志愿服務融合實踐,新港山路社區成為中央社會工作部志愿服務促進中心備案的山東省黨建引領“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試點,3月6日,由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社會工作部指導的《“專業社工+志愿服務”基本規范》在薛家島出爐,這份被譽為“薛家島方案”的規范,因其創新性和實效性,獲得了中央社會工作部相關工作會議的高度認可,成為山東省破解基層治理的標桿性方案。
依托專業社工精準施策引領志愿服務全域織網,雙向激活社區善治與居民自治,打造專業性與群眾性互融共生的基層治理新范式,這是新港山路社區“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工作的核心路徑和顯著成效。在黨建引領下,社區創新推行“1+1+1工作模式——1個專業社工、1個專職社區工作者、1個志愿服務隊”協同作戰,通過三維主體的有機聯動,構建起基層治理的現代化生態。
新港山路社區實踐的最大突破在于建立了“服務轉化機制”:通過“社工督導深度介入--定制化專業培訓賦能--服務流程標準化再造”的三步走路徑,成功將20類原本松散、隨意的志愿服務轉化為規范化、專業化的服務項目,服務對象滿意率高達98.6%。這有效破解了志愿服務長期存在的碎片化、隨意化、不可持續等痛點。
誕生于梧桐樹風波解決實踐中的“薛家島方案”,所代表的“專業引領志愿,志愿反哺專業,雙工聯動破解治理難題”這一基層治理現代化路徑,其價值已遠遠超越一地一域。今年6月,薛家島街道在全市率先出臺全域推進“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發展實施方案,在24個社區全面推行“3個1”目標,即每個社區至少培育1支志愿服務隊伍、設計1個實效項目、形成1個實踐案例,標志著融合模式進入全域深化階段,讓融合模式遍地開花,現在融合的觸角延伸至社區治理的方方面面。
綠蔭如蓋:治理生態的永續生長
又是一年盛夏,被修剪過的梧桐已枝繁葉茂,陽光透過葉隙在地面投下斑駁光影。不遠處,一支由專業社工培訓的“山海義警”正穿梭街巷,他們醒目的標識與梧桐綠蔭交相輝映,構成社區治理新生態的生動注腳。
“專業是根,志愿是葉,根系深扎才能葉茂成蔭。”薛家島街道黨工委書記李鋒的比喻,道破了這場治理變革的本質——當幾年前那場風波催生的融合模式,如今已成為覆蓋全域的治理生態,梧桐樹的年輪便不僅記錄著一次糾紛的化解,更銘刻著基層治理從“被動應對”到“主動生長”的進化密碼。而那些在專業社工賦能下不斷生長的志愿力量,正如梧桐新枝,正為社區共治拓展著更廣闊的綠蔭。(信網記者)
[來源:信網 編輯:李源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