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印尼舉辦了一個專題研討會,邀請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多國軍事代表,復盤印巴空戰。毫無疑問,那場沖突的結果,擊破了很多人的西方崇拜濾鏡。然而,這場研討會上,耿耿于懷的印度人,又開始“創造歷史”。
在研討會上,主持人毫不留情地點名提問印度,包括王牌戰機“陣風”在內的6架戰機,是如何被擊落的。當時印度駐印尼武官希夫?庫馬爾上校臉色大變,匆忙“創造歷史”,聲稱印度沒有打中國的殲-10戰機,那是因為莫迪“手下留情”了。這一出只想打擊“恐怖分子目標”,沒想到巴基斯坦居然真敢動手,用殲-10發動遠程打擊。
可能是礙于顏面,現場只有很短暫的一些竊笑。不過在國際輿論上可就沒那么簡單放過印度人了。部分媒體直接開噴,要是印度政府在處理沖突時如此天真,那決策水平就非常堪憂了。
為什么都2個月過去了,印度人還如此執著于這件事情,甚至不惜鬧笑話,“創造歷史”呢?一方面是印度人大國幻夢破碎的焦慮感,一直想要樹立全球話語權而塑造的“全球第四空軍”,完全崩潰了。另一方面,西方長期將印度視為“制華棋子”,卻在技術轉讓上十分猶豫。印度若承認這場空戰的失敗,將徹底喪失地緣籌碼。還有就是,印度國內的民粹政治戲碼,可能玩不下去了。
事實上,印巴空戰到現在都2個月了,不光是印度人在耿耿于懷,亞太地區其他幾個國家也在反復研究。除開這次召開研討會的印尼,泰國近期也召開過類似的國際軍事研討會,密切復盤和研究這場空戰。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研究活動強有力的證明了這場空戰衍生的一系列影響力。為什么這么說?其核心就在于,這場空戰完全顛覆了西方主導半個世紀的軍事價值體系。一個,是西方主導的軍備市場上,不斷塑造的“單件神器”神話破滅,法國吹噓的“陣風頻譜電子戰系統”在紅旗-9B防空體系前失效;一個是巴方以預警機為核心,整合殲-10CE和霹靂-15導彈,加上地面雷達,構建了一套完整的“殺傷鏈”。
而最關鍵的是,這場沖突讓很多第三世界國家看到了一個可能性,走“非對稱對抗”路徑,無需天價投入,依托合理體系設計即可抗衡傳統軍事強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