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之前,請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在大眾認知中,高鐵總與“高票價、高密度、高客流”緊密相連,每日1.4萬列列車穿梭于城鄉之間,超1200萬旅客的出行需求,讓人想當然的認為肯定是盈利的。
圖片來源網絡
加上行業屬性帶來的獨特經營模式,不少人覺得鐵路該是印鈔機一樣的存在,然而2021年披露的5.76萬億元負債數據,卻打破了這一固有認知。
信息來源界面新聞
從曾被視作穩賺不賠到背負巨額債務,中國鐵路的財務為什么是這樣的呢?現在的數據又是什么?
中國鐵路發展
中國鐵路的發展堪稱一個奇跡,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鐵路建設便肩負著貫通南北、連接城鄉的重任,成為國民經濟的“大動脈”。
圖片來源網絡
尤其是近二十年間,中國高鐵以驚人的“中國速度”崛起,從2008年京津城際鐵路開通運營,到如今高鐵運營里程突破 4.5 萬公里,占全球高鐵總里程三分之二。
中國不僅構建起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鐵路網和最發達的高鐵網,更實現了從 “追趕者” 到 “引領者”的蛻變。
中國鐵路網
現在中國鐵路網全長16.2萬公里,覆蓋全國各個地區,其中高鐵里程達4.8萬公里,“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已基本建成,未來將連接全國95%的百萬人口城市。
但在這輝煌成就的背后,是持續高強度的資金投入,鐵路建設本就是一項投資巨大、回報周期漫長的工程。
鐵路建設
從線路勘察、橋梁隧道建設,到軌道鋪設、信號系統安裝,每公里高鐵的造價高達1.5億至 3 億元不等。
加上中國幅員遼闊,許多鐵路線路需穿越地形復雜的山區、高原,建設成本成倍增加,即便線路建成通車,后續的車輛購置、維護保養、人員配置等運營成本也不容小覷。
鐵路隧道
此外,中國鐵路始終秉持“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票價制定兼顧公益性與普惠性,這使得鐵路客運在盈利上難以與高成本相匹配。
圖片來源網絡
盡管面臨著巨額資金壓力,中國鐵路依然持續推進著全國鐵路網絡的完善,在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推動城市化進程、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5年前鐵路負債
根據《界面新聞》2021年4月30日發布,2020財務報告中國鐵路負債高達5.76萬億元的消息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這一數字的背后,是數十年鐵路建設與運營模式的體現。
圖片來源網絡
自高鐵建設戰略全面鋪開后,中國鐵路進入跨越式發展階段,大量資金涌入新線規劃、工程建設、技術研發等領域。
青藏鐵路二期、川藏鐵路等重大項目,以及 “八縱八橫” 高鐵網的持續推進,每一項工程都伴隨著天文數字般的投入。
圖片來源網絡
鐵路建設的特殊性,使得資金回籠周期漫長,不同于其他基礎設施項目,鐵路不僅要承擔建設期間的征地拆遷、橋梁隧道、軌道鋪設等成本,后期維護如軌道探傷、列車檢修、信號系統升級等持續性支出同樣龐大。
圖片來源網絡
以每列復興號動車組為例,單組車輛造價超過1.7億元,且每行駛40萬公里就需進行全面檢修,維護成本高昂。
同時,中國鐵路始終堅持公益屬性,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在經濟欠發達地區開通大量低票價列車,部分線路甚至長期處于虧損運營狀態。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鐵路建設資金主要依賴銀行貸款、債券發行等融資渠道,債務規模隨著建設進度不斷攀升。
盡管鐵路客運量與貨運量持續增長,但收入增長速度難以匹配建設與運營成本,最終導致債務雪球越滾越大。
圖片來源網絡
這5.76萬億元的負債,既是中國鐵路高速發展的見證,也成為外界審視鐵路運營模式與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切入點。
中國鐵路的應對
中國鐵路在應對歷史債務問題時,采取了輸血和造血雙重策略,一方面通過推動京滬高鐵等優質資產上市融資,引入社會資本降低債務壓力。
另一方面拓展多元化經營,開發車站商業、車廂廣告、沿線地產等非運輸業務,目前京滬高鐵超過30%的收入來自這些業務。
同時創新業務模式,如開行生鮮冷鏈高鐵和能源運輸重載鐵路。財務數據顯示,總資產4.39%的增速顯著高于總負債1.14%的增長,負債率呈現下降趨勢。
信息來源中國經營網
步入2025年,從中國高鐵的財務狀況從整體數據來看,2024年國鐵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2830億元,同比增長3.0%,凈利潤達39億元,利潤總額更是創下歷史最好水平。
在這之中,客運業務的復蘇態勢明顯,2024年全國鐵路發送旅客43.1億人次,同比增長 11.9%,單日最高旅客發送量達2144.8萬人,兩項數據均刷新歷史紀錄。
圖片來源網絡
到了2025年一季度,國鐵集團營業收入為2814億元,延續著穩健的經營節奏,而且中國鐵路的價值遠不止財務報表上的數字。
它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實實在在地服務著普通人的生活,比如那些票價僅7元的“公益慢火車”,為了方便山區百姓運輸農產品,甚至拆除了部分座椅。
“花海高鐵”
還有春季專門開通的“花海高鐵”,讓游客能便捷地欣賞漢中油菜花,這些看似不劃算的運營,恰恰體現了鐵路的社會責任。
結語
中國鐵路建設不僅改變著產業布局和城市發展格局,還在逐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龐大的建設投入實際上是對國土空間價值的提前開發。
中國高鐵
因此,中國鐵路的六萬億負債更應被視為長期投資,這些戰略性投入終將通過戰略性發展獲得回報。
參考資料
界面新聞——2021.04.30——國鐵集團去年虧損555億,鐵路客流下降四成
中國經營網——2025.05.06——國鐵集團凈利潤38億元創新高 負債率再降兩個百分點至12年前水平
中國經營報——2025.06.30——中誠信國際:國鐵集團具有較強償債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