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透新落成中醫館二樓會議室的雕花木窗,2025年7月2日9時30分,四十余位中醫人齊聚中原火神扶陽中醫館嶄新殿堂。第三期臨床實踐分享公益沙龍在此啟幕,河北清河縣名中醫、主任中醫師劉麗以《扶陽法脈下中成藥的臨床應用》為題,貫通古今智慧,在嶄新的學術殿堂內點燃了一場關乎中醫傳承與創新的思想之火。
一、法統方·藥為刃:構建中成藥扶陽應用全體系
劉麗主任作為扶陽大家傅文錄先生入室弟子,此次分享以扶陽醫學精髓為綱,系統解析了中成藥臨床運用的實戰脈絡,構建起層次分明的扶陽法脈應用全體系。
二、其核心在于以“三法”精準駕馭全局:
切脈表證——桂枝法引領辛溫解表中成藥:當脈象提示邪在肌表,以桂枝法為旨歸,善用辛溫解表類中成藥,驅邪外出。
切脈里證——附子法統領溫陽固本中成藥:若脈象顯露臟腑里寒陽虛之象,則尊附子法,精選溫陽固本類中成藥,直搗病本。
其他復雜情況——非附桂法激活特色成藥配伍:面對非典型表里證候,靈活運用非附桂法,巧妙激活其他特色中成藥的配伍潛力,應對臨床萬千變化。
三、六字真言如金線貫穿治療始終:
初期“去邪”為先,開門逐寇;
中焦失運則“建中”為樞,斡旋氣機;
終至陽氣虧虛必以“填精”固本,夯實根基。這一清晰的治療進階,為臨床撥開迷霧。
尤為可貴的是,劉麗主任深諳仲景“一針二灸三用藥”治療次第精髓。針對每類病癥,她同步演示了針法通陽、灸法助陽的外治配伍要訣——外治之法與內服中成藥如飛鳥雙翼,使扶陽效力倍增,完整還原了經典智慧在現代臨床的生動實踐。
現場反響:
"從感冒發熱到更年期綜合征,從慢性病管理到急癥處理,十幾類病癥的成藥配伍方案直擊臨床痛點!"——現場醫師感言
新起點·心傳承:中醫館首秀見證扶陽薪火
館長張武裝在總結致辭中飽含深情:“這是我們新中醫館會議室迎來的首場學術盛會!”此言道出了在場所有扶陽同仁的心聲。
這座中醫館的誕生,是數年潛心筑基的結晶。在扶陽醫學領路人傅文錄先生的引領下,歷經多年籌備,中醫館終成扶陽醫學堅實的傳承基地,為今日的學術盛景奠定了根基。
張館長進一步闡釋了支撐基地長遠發展的“三維保障”體系:
學術保障:持續開展階梯式“三法治萬病薪火傳承”培育工程,確保扶陽法脈代代相承,學術精純如初。
用藥保障:依托張館長旗下升源藥業的深厚資源,嚴選道地藥材,為卓越療效奠定堅實的物質根基。
實踐保障:傾力打造“學-研-用”一體化公益平臺,讓理論在臨床實踐中淬煉升華,讓知識真正惠澤于民。
當國禎藥業董事長婁都將滿載敬意的伴手禮贈予與會醫者時,“醫者仁心”四字重逾千鈞。這份心意,是對在座者堅守的無聲致敬,更是對中醫濟世情懷的深切共鳴。
知而行·行必遠:公益沙龍再書傳承新篇
當鏡頭定格下新會議室里一張張熱忱的面孔,第三期公益沙龍在真摯的掌聲中圓滿落幕。這掌聲不僅是對一堂課的致謝,更是對一條道路的堅定回響。
張武裝館長樸素的話語,早已為中醫館烙下了精神印記:“我辦此館,一是為有志扶陽的同道提供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二是傳承師父傅文錄先生的學術思想,把理論學透,把技法練熟,把療效做真——這才是對患者最好的回饋!”
新落成的中醫館如同一塊精心耕耘的土壤,劉麗主任的傾囊相授播撒下“法統方·藥為刃”的智慧種子,張館長擘畫的“三維保障”如同穩固的圍欄與豐沛的泉源。扶陽法脈在此刻顯示出其強大生命力——它既能在千年古籍中尋根,也能在現代中成藥里綻放;既珍視附子、桂枝的溫熱之力,也擁抱針與灸的通達之功。
當理論深度與臨床效驗在此交匯,當個體精進與平臺支撐相互成就,扶陽醫學的薪火便擁有了穿越時間的力量。這簇由傅文錄先生點燃、由劉麗等傳承者接力、在張武裝館長苦心經營的新殿堂里被眾人小心護持的火光,終將燭照更遠的未來。(魏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