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王”猛然發現不對勁,自己說話不好使了,對日本威逼利誘全無效,惱羞成怒的“懂王”直接對日本砸下重拳,誓要日本率先屈服。可白宮沒想到,日本不僅沒有乖乖聽話,反而當著美國的面劃下紅線,有1個問題根本沒得談。
這次,美國和日本又杠上了,原因是雙方因汽車關稅戰產生了矛盾。7月9日是美國對世界各國的所謂“最后期限”。在此期間,特朗普不斷威脅日本,要求日本必須按照美國相關要求,在汽車問題上順從25%的關稅政策。
然而,特朗普自認為有5萬美國大兵駐扎在日本本土,日本就會乖乖答應條件,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為進一步促成此事敲定,白宮方面還表示,如果美日無法達成有關汽車問題的關稅協定,接下來就會有更可怕的事情發生,美國將給日本制定更為嚴格且復雜的關稅懲罰措施。
但日本始終沒有在關稅問題上妥協,這下只能讓特朗普本人親自上陣了。面對日本的強硬態度,特朗普直接“放大招”,稱日本被美國寵壞了,在缺米的時候都不去買美國大米,所以日美之間矛盾加深,全是因為日本對美國不聽話。既然不聽話,美國就得給日本點顏色瞧瞧,美日貿易摩擦也就必須提上日程了。
但特朗普的親自施壓有效果嗎?很明顯,效果不佳。7月1日,美日就關稅協議再次談判,特朗普再次對日本放出狠話,二度指責日本為何不買美國大米。但日本方面態度極其強硬,石破茂明顯不想在關稅問題上對美國作出任何讓步。按照特朗普之前的計劃,美日要在7月9日達成相關協議,難度極大。
據報道,美國想與日本以及歐盟達成多個貿易協議,而且是同時達成。但美國始料未及的是,美日歐之間的貿易并非一帆風順,始終存在這樣那樣的矛盾。再加上美國內部也矛盾重重,此前美國法院因國內經濟問題,就是否宣布“國內緊急狀態”反復論證其合法性。
白宮副新聞秘書與特朗普的親密盟友、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凱文·克萊默,就在能否達成關稅協議的問題上產生了分歧,前者認為協議可以按期達成,而凱文·克萊默以及主流觀點認為,美日協議難以在短期內達成。整個協議的簽署要比美國主觀判斷的慢得多。
要知道,在“懂王”第一個任期內,日本就與美國簽署了協議。但如今,美國判斷錯了對手形勢,日本還是那個日本,但日本首相已不是安倍晉三,也不是岸田文雄,而是換成了獨立性很強的石破茂。
安倍晉三奉行所謂的“安倍經濟學”,以美國為核心,這導致日本在對美經貿問題上做了很多讓步,以換取美國對安倍長達10多年首相任期的認可。但石破茂不同,經過內部一番大洗牌,日本國內一批主張對美相對強硬、希望與周邊國家搞好關系的政客重新站穩腳跟,石破茂就屬于這批政客。他上臺后,日本與周邊國家的關系有了一定改善,對美貿易態度也變得相當強硬。
再加上,石破茂很有可能重新啟動與周邊國家的相關談判,甚至會提出重啟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談判。這個時候,石破茂必須表現出對美貿易強硬的態度,否則周邊國家很難同意和日本坐下來談。
當然,目前石破茂對美強硬的做法幾乎就是一場賭博。石破茂所在的自民黨經歷多年執政后,已出現疲軟態勢,在日本國會內已無法占據絕對優勢。如果美國選擇趁機出手,對石破茂無疑將是一次重大打擊。但石破茂似乎已把自己的政治生命徹底賭上,非要與美國達成有利于日本的貿易協議,這點確實大大超出美國的預料。
石破茂這邊下了豪賭,而特朗普也太過執著,在未達成協議的情況下,進一步把關稅提高到24%,遠遠高出此前1.5%的關稅稅率。面對特朗普這種咄咄逼人的舉動,日本派出的談判官員當時就表示,不會與美國簽訂任何關稅協議。這下,石破茂的豪賭加上特朗普的執拗,美日這次算是針尖對麥芒了,這也是特朗普本人萬萬沒想到的。
而石破茂自己也清楚,如果對美妥協,削弱對日本產稻米的保護,那么在7月20日的參議院選舉中,他很難獲勝,這也是此次日本對美格外強硬的根本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