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鍋包肉
編輯/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香菜
當#按摩椅 遇上 #腦機接口,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今年4月21日,#榮泰健康(603579)官宣與上海傲意科技共建“腦機交互聯合實驗室”,共同推進腦機融合技術和仿生機械手在智能健康領域的應用。
榮泰健康是國內按摩椅賽道的頭部企業,這一舉動是對前沿技術的主動出擊。然而,看似酷炫的黑科技跨界合作背后,卻藏著按摩椅行業“卷生卷死”的殘酷真相。
財報數據撕開了企業的遮羞布。2024年,榮泰健康營收、扣非凈利潤分別同比-13.92%、-12.47%,其中營收已經連降三年。這并不是榮泰健康自己的問題,老對手#奧佳華(002614)業績更加慘不忍睹,2025年一季度甚至已出現虧損。
曾經的行業雙雄如今卻節節敗退。這場關乎生死存亡的較量中,誰又能率先破局?
一、行業遇冷,代工訂單流失
榮泰健康和奧佳華都在按摩椅賽道深耕多年,且走的都是自主品牌和ODM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即左手做代工賺穩錢,右手推自有品牌謀高利。
2024年,奧佳華自主品牌營收占比超50%。反過來也就意味著,近半收入仍依賴代工業務。榮泰健康雖未直接披露代工占比,但2024年外銷收入占總營收 57.79%,而其海外市場主要以ODM模式為主,代工業務的分量可見一斑。
來源:榮泰健康2024年年報
代工業務的特點,就是毛利率偏低。2024年,榮泰健康以自主品牌為主的內銷業務毛利率38.79%,而以代工為主的外銷毛利率只有26.44%。12個百分點的差距,赤裸裸地展現出“賣自己的牌子”和“幫別人打工”的利潤差異。
不過代工也有躺贏時刻,只要下游客戶訂單飽滿,自家工廠就能開足馬力生產,哪怕自有品牌打得頭破血流,代工的現金流也能穩穩托底。早年奧佳華靠給國際大牌代工攢下第一桶金,榮泰健康也借著海外ODM訂單快速起量,都是吃到了這波紅利。
然而自2022年起,全球經濟像被按了減速鍵。受地緣政治沖突、經濟周期下行以及高通脹預期等因素影響,國內外市場消費意愿普遍降低,需求端收縮,按摩器具行業整體出現下滑態勢,市場競爭加劇。
行業整體下行時,代工業務成了最脆弱的一環。再加上貿易環境復雜多變、代工訂單向低成本地區轉移等問題,更是雪上加霜。
榮泰健康的外銷數據已經敲響警鐘,近幾年外銷收入連年縮水,海外代工訂單正在加速流失。
來源:榮泰健康外銷收入
這波行業寒冬里,“代工依賴癥”成了兩家企業最致命的軟肋。經營自主品牌的緊迫性,比任何時候都更強烈。
二、市場乏力,自主品牌之路坎坷
然而,榮泰健康和奧佳華的自主品牌之路,也不甚理想。
榮泰健康旗下擁有“榮泰”及“摩摩噠”品牌,“榮泰”品牌專注中高端按摩椅,“摩摩噠”主要針對入門級中低端價位產品。產品主要以按摩椅為主,約占總營收95%左右。
榮泰健康的自主品牌產品主要聚焦于國內市場。2024 年,我國居民消費能力和意愿正在逐步恢復,但消費動力仍顯不足。
市場更加注重性價比,中端價格區間的產品份額顯著增加,而高端產品市場份額有所收縮。說明在市場需求疲軟、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價格持續走低,消費降級現象明顯。而按摩椅,少則幾千,大則幾萬,需求受嚴重抑制。
數據顯示,近幾年,榮泰健康的內銷收入,也呈逐年下降趨勢。整體來看,到2024年,榮泰健康總營收已降至15.97億,相較2021年巔峰的26.13億,已縮水10個億。
來源:榮泰健康內銷收入
至于奧佳華,走的是多品牌、多品類、全球化路線。
奧佳華旗下“OGAWA奧佳華”“ihoco輕松伴侶”“BRI呼博士”“FUJI”“cozzia”“medisana”等自主品牌分別分布于亞洲、北美洲及歐洲等多個市場。產品除按摩椅外,還包括各種按摩小電器。2024年,按摩椅和按摩小電器各占其總營收42.35%、34.69%。
來源:奧佳華2024年年報
得益于多元戰略,奧佳華總營收曾一度逼近80億。然而截至2024年,已僅剩48.33億。其中,自主品牌收入占比雖然呈增長趨勢,但推算收入規模來看,自主品牌收入同樣未能擺脫下滑命運。
來源:奧佳華-公開數據整理
三、收入萎縮費用率高企,盈利承壓
伴隨收入萎縮,盈利也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
近幾年,榮泰健康和奧佳華不約而同的開始壓降費用,但對比營收下滑幅度,收效甚微,結果導致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研發費用率同比均有所增長。
在各項費用中,銷售費用占比最高。尤其是兩家企業都在加強自主品牌運營,營銷更是必不可少。
數據顯示,2024年榮泰健康銷售費用率已達11.27%,奧佳華比之更甚。
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奧佳華走多品牌、全球化路線,要在不同市場打響多個品牌,銷售費用自然低不了。對比2021年來看,奧佳華營收已減少約40%,但銷售費用僅減少了13%,由此導致,銷售費用率已增至21.1%。
最尷尬的是,不投銷售費用,自主品牌更難打開市場;投了銷售費用,營收卻還在下降。
再疊加管理費用、研發費用等支出,2024年,奧佳華進利率僅剩1.52%,2025年一季度進一步降至0.15%。這背后,還有非經常性損益的功勞。扣非后,2025年一季度奧佳華實際已凈虧損777.88萬。
現如今,企業正寄希望于與科技結合,向高端產品轉型。但研發費用,也同樣在吞噬利潤。代工業務扛不住行業下行,自主品牌又陷入營銷無效的泥潭,榮泰健康和奧佳華被這雙重困境死死纏住,每一步轉型都如履薄冰。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