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壺口的瀑布景區,一頭馱客的驢最近火了,起因是網絡上傳播,稱有一名女游客投訴毛驢“有傷風化”,景區為了應對這一投訴,迅速為這頭驢定制了一條“遮羞褲”。
圖片來自于網絡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條本為“遮羞”而制的褲子,反而讓這頭驢成了比瀑布還火的“網紅”,引得游客爭相打卡,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謠傳女游客投訴驢有傷風化?
一頭驢,僅僅因為其天生的身體構造,就被投訴“辣眼睛”,甚至被穿上了定制的“遮羞褲”,這件事發生在山西壺口瀑布景區內。
圖片來自于網絡
而這一切都始于一個“網絡投訴”,稱一位女游客認為,這頭驢的生殖器光天化日之下這么晃蕩,有傷風化,尤其對孩子影響不好。
這番言論,瞬間在網上激起千層浪,大多數人都覺得不可思議,驢不就長這樣嗎?千百年來,它們在田埂上,在磨坊里,在古道邊,都是這副“不文明”的模樣。
圖片來自于網絡
怎么到了今天,在號稱擁抱自然的景區里,反倒成了罪過?這就像有人抱怨一棵大樹的根系盤根錯節,破壞了地面的平整一樣。
我們離土地和自然,似乎已經太遠了,遠到忘了動物本來的樣子,習慣了用城市里那套井井有條、一塵不染的“文明”標準,去打量、去審判、甚至去裁剪整個世界。
圖片來自于網絡
一旦自然的樣子,冒犯了我們腦海里那張完美的PPT,第一反應不是理解,而是遮蔽,更可怕的是,這種敏感正在被互聯網無限放大。
任何一點個人感受,都有可能被包裝成“公共道德”議題,掀起一場足以讓任何機構低頭的輿論風暴。
景區連夜開會辟謠回應
面對這個網絡上廣為傳播的投訴,景區的反應堪稱“神速”,連夜開會,辟謠稱說那不是“遮羞布”,是“尿桶”,為了防止隨地便溺,保護環境衛生。
圖片來自于網絡
景區之所以如此快的選擇辟謠,只是因為在互聯網時代,一個差評,一條抖音,就可能讓一個景區辛苦建立的口碑毀于一旦。
可還是有很多人不愿相信景區的這個解釋,反而對女游客投訴這個謠傳深信不疑,而驢穿上了褲子之后,反而意外走紅。
圖片來自于網絡
原本沒人會特意盯著驢的那個部位,現在好了,一根管子在那兒晃來晃去,想不注意都難,驢一走,管子跟著搖擺,驢一停,管子也穩穩地懸著。
那畫面,帶著一種超現實的幽默感,引得游客們紛紛掏出手機,對著“驢內褲”一頓猛拍,本想遮羞,反倒成了最大的“顯眼包”。
聚光燈下,誰在乎那頭驢疼不疼?
圖片來自于網絡
在這場關于網絡討論中,驢從頭到尾都是一個失語的道具,它被迫穿上滑稽的行頭,忍受著身體的不適,日復一日地馱著好奇的游客,在固定的路線上來回踱步。
圖片來自于網絡
一根硬邦邦的管子,整天掛在最柔軟的部位,摩擦、碰撞,那滋味可想而知,而人們對著它拍照、大笑,把它當成一個行走的梗,卻很少有人提起,那頭名叫“來福”的網紅驢,已經四十歲了。
圖片來自于網絡
驢的正常壽命,是二十五到三十年,它早已是一個垂暮的老者,本該在草地上安度晚年,卻依然在超負荷地工作。
這才是整件事里,最讓人感到不適的地方,真正的文明,是對生命最基本的尊重和悲憫,而女游客的謠言之所以越傳越多。
圖片來自于網絡
歸根結底,還是互聯網時代和人類的劣根性,很多看熱鬧的人往往不會關注事情的真相,他們只在乎這件事有沒有熱鬧可看,所以大家更愿意議論女游客的投訴點,而不是這頭驢究竟為什么要穿上遮羞罩。
參考信息
太奇葩!女游客投訴毛驢不穿褲子,景區連夜安排遮羞罩,網友笑瘋
中華網財經2025-07-02
@縱覽新聞·20小時前
7月2日,黃河壺口瀑布景區辟謠“毛驢動作不雅被游客投訴”息,并未接到此類投訴。(縱覽原創)
:不實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