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被斷網斷電后,洪森撂下狠話,“柬埔寨的導彈可以打到曼谷”,然而泰方一句話讓柬埔寨尷尬了!
他們公開表示,沒有看到任何證據能夠證明柬埔寨真的擁有這種導彈。
泰國還提到,柬埔寨不具備支持現代空襲的戰斗機,更沒有能力對曼谷發起空中打擊。
針對這個問題,泰國方面點明了關鍵——如果缺少像樣的空軍,威脅再硬氣也只是說說而已。
泰國的軍事實力體現在裝備上,像F-16這樣的美制戰斗機,泰國擁有五十架之多。
這種飛機不僅性能可靠,作戰半徑、武器掛載都很強,讓泰國空軍在區域內有壓倒性優勢。
即便真的要有軍事摩擦,泰國這一批戰機足以對柬埔寨形成極大的威懾。
放眼東南亞這一片,泰國的空軍力量完全可以輕松壓制柬埔寨的防空系統。
面對這種顯而易見的差距,泰國軍方說話的底氣自然很足。
言外之意很明白:柬埔寨打不到曼谷,但泰國想動柬埔寨的首都其實沒什么難度。
這種差距持續存在,局勢也基本掌握在泰國手中。
再說說洪森的那番強硬表態。
6月27日,眼看來自泰國的制裁和封鎖壓力上升,洪森選擇用一句話試圖扳回局面。
他直接放話稱柬埔寨有能力用導彈打擊曼谷。
從地理位置看,要想對曼谷形成威脅,起碼是兩百公里射程的導彈才勉強夠用。
然而,這類遠程彈道導彈在技術門檻和成本上都非常高,對柬埔寨是否能拿得出來,很多人心里都打了問號。
導彈研制涉及龐大的工業體系、技術力量、資金投入,這些恰好都是柬埔寨的短板。
即使買進來也得巨大的財政負擔,而柬埔寨的經濟體量跟不上。
所以洪森的話雖然強硬,聽起來更像是應急喊話而不是實打實的能力展示。
緊接著,泰國軍方用事實回應,直接指出根本找不到證據。
這種冷靜的澄清,瞬間讓洪森的威脅失去了分量。
從泰國的反應來看,他們對兩國的實力差距心知肚明。
畢竟,柬埔寨和泰國在經濟、工業、軍事等各方面一直存在明顯差距。
柬埔寨長期經濟基礎薄弱,工業支撐有限,國防建設步伐也較慢。
要采購維護高端武器,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情。
反觀泰國,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軍隊現代化水準都要高得多,能夠引進并養得起F-16這樣的主力戰斗機,這說明了很強的綜合國力。
正是因為這樣的差距,泰國才敢在這種節點上,輕描淡寫地化解柬埔寨的威脅。
其實,柬埔寨和泰國之間的這種摩擦,并不只是的一時激動所致。
前一陣雙方的緊張關系升級,直接原因是“錄音事件”的曝光,這讓本來就敏感的關系變得更加微妙。
錄音內容觸動了兩國之間的老問題,雙方的信任基礎一下子蕩然無存。
泰國隨后采取了封鎖措施,對柬埔寨形成不小的壓力。
洪森在這種外圍壓力下,選擇放狠話,也有提振國內士氣、保持對外姿態的考慮。
其實,兩國歷史上積累的矛盾和爭端不少,很多事早已埋下隱患,這次摩擦也只是多年的問題暫時爆發出來而已。
從整個過程看,國際社會里,領導人強硬表態很常見,用來穩內政或是對外表態都很正常。
但前提得有實際的底氣和資本。
如果只是口頭喊得響、實際做不到,一旦對方戳破,自然就成了大家眼中的烏龍。
這次洪森的導彈威脅,泰國軍方只用事實和裝備做回應,就破了局。
在國家關系里,光靠氣勢強硬還是遠遠不夠。
實力,才是真正讓別的國家重視和敬畏的底牌。
如果缺了這個支撐,即使嘴上再強勢,形勢吃虧的時候也只能認現實。
所以回頭來看這場風波,表面上火藥味很濃,其實還是誰的底氣更足、誰掌握更多主動權的問題。
洪森試圖通過強硬言辭扳回局勢,但現實中雙方的軍事實力和經濟條件,決定了誰能真正掌控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