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中國海關總署6月29日宣布有條件恢復日本部分地區水產品進口。這個持續近兩年的禁令松綁,表面看是給日本漁業送了份大禮,但仔細琢磨就會發現——咱們這步棋下得相當高明。
先說最核心的邏輯:解禁絕不是簡單的"服軟",而是建立在科學評估基礎上的精準操作。這兩年我們可沒閑著,從輻射檢測技術到風險評估體系都升級了個遍。現在敢開這個口子,說明咱們的食品安全防火墻已經筑得夠厚。
這兩年日本沒少拿"漁業損失"當牌打,動不動就拉著G7國家哭訴?,F在我們主動遞出橄欖枝,反倒把球踢回給日本:你們不是說中國禁令沒道理嗎?現在科學檢測過關的就放行,剩下不能放的,問題出在誰身上不言自明。特別是福島核污水排海這茬,日本再想甩鍋可就沒那么容易了。
不過善意歸善意,該硬的底線一點沒松。注意公告里"有條件恢復"這個關鍵詞——不是全面放開,而是劃定了嚴格的范圍和標準。未來日本每批水產都得過咱們的"安檢門",檢測數據還會定期公開。這相當于給消費者吃了定心丸,同時也給日本政府立了規矩:想賺中國市場的錢?就得按我們的安全標準來。
當然,放日本水產進來不等于萬事大吉。后續至少有三大看點:一是檢驗檢疫能不能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別讓問題產品鉆空子;二是日本會不會在核污水數據上繼續耍花招,畢竟他們篡改記錄是有前科的;最重要的是美國肯定要從中作梗,說不定明天就能看到白宮發言人跳出來說"中國讓步不夠"。這些都需要我們提前備好應對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