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例啟示:
神經的“求救信號”如何被聽見?
46歲的小李是一位程序員,兩年前他的雙手小指開始“鬧脾氣”——先是間斷性麻木,后來發展成持續麻木。因為麻木癥狀持續沒有環節,他輾轉多家醫院,被診為“頸椎病”“焦慮狀態”,直到一次肌電圖讓神經“開口說話”:
電生理報告顯示:
·雙側尺神經運動傳導速度分別為38m/s和34m/s(正常值>50m/s)
·肘上下波幅降,伴傳導阻滯
·尺神經感覺神經傳導波幅下降
這些數據如同神經發出的“摩斯密碼”,最終確診為肘管綜合征。
圖1.神經傳導檢查報告
圖2.a左側尺神經運動傳導肘上傳導速度減慢;
b. inching提示肘-軸上2cm處波幅降低傳導速度明顯減慢
二、神經的“語言”:
肘管綜合征如何“開口”?
解剖現場
肘管是尺神經的“狹窄隧道”,當肘關節屈曲時,隧道容積縮小70%,尺神經被拉長如“橡皮筋”。若長期受壓,神經會通過三種方式“呼救”:
1. 感覺異常
環指、小指麻木(像戴了“手套”)
2. 運動障礙
手內在肌萎縮,形成“爪形手”(手指無法伸直)
3. 疼痛警報
夜間痛醒,屈肘時疼痛加劇(神經在“尖叫”)
圖3.肘管綜合征示意圖
致病黑話
肘外翻
肱骨內上髁骨折后“骨頭長歪”,尺神經被“勒緊”
職業病
程序員、廚師長期屈肘,肘管變成“高壓鍋”
糖尿病
高血糖讓神經“喝醉”,變得脆弱易損
三、電生理檢查:
神經的“翻譯官”
為什么必須做肌電圖?
神經損傷早期,x光、ct可能“沉默”,但電生理檢查能捕捉到神經的“微弱呼救”:
·神經傳導速度:像測“神經高鐵”的時速,減慢意味著“堵車”
·波幅變化:反映神經纖維的“傷亡數量”
·針極肌電圖:直接“偷聽”肌肉的“竊竊私語”。
四、上海市同仁醫院神經內科
電生理中心:神經的“專屬翻譯團隊”
硬核設備
· 丹麥keypoint肌電圖儀:捕捉神經的“心跳”
· 日本光電腦電圖儀:定位大腦對神經的“指揮信號”
· 理邦cbs經顱多普勒:監測神經的“血液供應”
開展項目
· 肌電圖檢查:包括神經傳導速度、f波、h反射、針極肌電圖、面神經檢查、重復電刺激、瞬目反射、誘發電位等。
· 腦電圖檢查:提供動態腦電圖、視頻腦電圖等多種檢查方式。
· 經顱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涵蓋球后血管彩色多普勒超聲、顱內段彩色多普勒超聲以及發泡試驗。
肌電圖檢查就診攻略
· 檢查流程:
掛號→神經內科開單→預約中心預約→門診5樓神經內科5d肌電圖
· 檢查前準備:
1.皮膚清潔:檢查部位(手臂/腿部)勿涂抹乳液、藥膏。
2.穿著要求:穿寬松分體衣物(如t恤+運動褲),方便暴露肩肘/膝踝關節。避免連體衣、緊身褲或絲襪。
3.飲食與作息:前一晚充分休息,檢查前可正常進食,避免空腹(低血糖影響神經傳導)。
4.檢查時間預留: 常規檢查約需 30–60分鐘(復雜病例可能延長),預留充足時間。5心理準備:神經傳導檢測:輕微電擊感(類似靜電刺痛)。針極肌電圖:進針短暫酸脹(類似肌肉注射),放松配合可減輕不適。
五、結語
當手麻、無力找上門,別讓神經的“求救信號”被忽視。同仁醫院神經內科電生理團隊,用最先進的“翻譯技術”,讓神經“開口說話”,為每一位患者定制精準治療方案。
神經會說話,我們聽得見!
同仁神韻
供稿:富佳琦、付 饒
審核:劉學源、金愛萍
校審:戴 云
預約就診請關注公眾號:
(配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tongren hospital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
上觀號作者:上海市同仁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