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2025兩岸青年峰會在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舉辦,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承辦的“青·承”分論壇同期召開。北京市政協副主席陳軍,北京市臺辦主任霍光峰,中國國民黨中常委、青工總會總會長鄭任宗蒞臨論壇。本次論壇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醫藥主題,匯聚兩岸老中青三代中醫藥傳承人講述杏林故事、交流健康理念,展現了兩岸文化同宗同源和兩岸青年傳承中華文化的責任與擔當。
開場視頻《根脈相承·青春同行》溫暖有力,拉開論壇帷幕。
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張繼旺在致辭中表達了對與會嘉賓和兩岸青年朋友的熱烈歡迎。他表示,北京中醫藥大學始終致力于推動中醫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醫療服務全面發展,特別提到學校重視兩岸中醫藥交流,近年來1300余名臺生先后在校學習生活,與其他同學共融共進、成長成才。他希望青年朋友們用心感受祖國中醫藥學的獨特魅力和博大精深,擔當起中華文化傳播者、守護者和創新者的責任。
中國醫藥大學教授林昭庚分享了自己的中醫藥教育經驗,強調兩岸青年不僅是中醫藥的傾聽者,更是未來傳承創新的參與者。他希望兩岸青年能夠在傳承中走近彼此,在理解中共同成長,使中華文化的根與魂在兩岸青年的心中蓬勃生發。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王琦,為論壇贈送親筆書法“攜手齊繪同心譜 喜看青春共潮生”,并分享了自己與臺灣的故事。他談到,臺灣是祖國的明珠,青年是明珠的未來。兩岸同為中華民族相同基因,中醫藥是我們共同的語言和兩岸智慧的紐帶,兩岸青年要守望相助,薪火相傳。
在“健康共融·青年說”環節,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和臺灣高校的專家與青年學子圍繞“共飲一杯茶”“共吃一塊糕”“共做一節操”,分享了中醫藥的傳統文化內涵和藥食同源理念在日常養生中的應用,探討如何通過傳統運動養生方式促進健康。
在“中醫同享·追夢人”環節,北京中醫藥大學“十佳大學生”、在校臺生代表和同仁堂王府井中醫醫院工作的臺灣校友代表講述了自己學習中醫藥的逐夢經歷與實踐感悟。
最后的“文脈相承·青春頌”將論壇氣氛推向高潮,兩岸青年同唱《平凡之路》《倔強》《稻香》等歌曲,用青春的歌聲傳遞對夢想的堅持、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兩岸文化同根同源的深刻認同。
此次論壇加深了兩岸青年對中醫藥文化的理解與熱愛,更為兩岸中醫藥領域交流合作搭建了橋梁。中醫藥這一中華民族偉大瑰寶將在兩岸青年的共同傳承中,為增進兩岸同胞福祉、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作出更大貢獻。
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宣傳部出品
編輯 | 龔騰飛
攝影 | 林帥 王麒越
排版 | 王欣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