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與健康深度融合的時代背景下,6月28日,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農食醫藥產業分會暨食為天智庫在太原正式成立。這一舉措標志著山西在農食醫藥領域的產學研合作邁出關鍵一步,旨在整合資源、推動創新,助力山西乃至全國的大健康產業發展。
大會現場氣氛熱烈,來自協會領導、行業專家學者及會員單位代表等社會各界100余人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經過嚴謹的籌備與推選,中國工程院咨詢專家、山西醫科大學食療科技研究中心主任韓世范教授出任首屆農食醫藥產業分會會長。韓世范在醫學、食療等領域造詣深厚,擁有豐富的科研與實踐經驗,他的任職為分會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中國技術市場協會農業農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張成龍擔任執行會長兼秘書長,將負責分會的日常運營與組織協調工作。
同時,韓清華、張文高、楊俊等32位在農業、食品、醫藥等領域的權威專家被聘為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食為天智庫專家。這些專家涵蓋多學科領域,將憑借各自的專業知識,為山西農食醫藥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與產業升級。
肥胖問題在全球范圍內日益嚴峻,預計到2030年,全球超重成年人將超29億,我國超重及肥胖成年人口也將逼近5億 ,肥胖相關的復雜共病大量涌現。在此背景下,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農食醫藥產業分會的成立意義非凡。分會以“家庭護士食療理念”為核心,旨在將科學的食養食調方法融入日常生活,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新當選會長韓世范表示,農食醫藥產業橫跨農業、食品、醫藥三大民生領域,是大健康產業的核心。山西作為特色農業大省與中醫藥資源寶庫,擁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未來,分會將圍繞三項核心任務展開工作:一是促進多學科深度融合,打破農學、食品科學、藥學、醫學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從農產品種植到醫療應用的全鏈條協同創新;二是借助“會企協作”“縣會合作”機制,搭建企業與專家對接平臺,助力農產品精深加工和醫藥研發的技術突破;三是凝聚專家智慧,參與制定相關技術標準與規范,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服務產業發展與公眾健康。
今年,分會將重點推進“家庭護士食療健康進萬家·百千萬行動”,計劃組織百名專家深入千個社區,服務萬個家庭和千萬個人,通過量身定制的膳食方案與全程健康管理,幫助亞健康人群提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此外,分會還將出版《農食醫藥產業》《家庭護士》兩本科普刊物,普及農食醫藥知識,提升公眾健康意識。同時,以家庭護士食療產業為切入點,探索社團服務經濟的新模式,推動多個科研項目在山西落地實施。
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副會長孔照勝指出,農食醫藥產業分會的成立是協會跨學科合作的創新成果,是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生動實踐。他希望分會充分發揮食為天智庫專家的優勢,從產業視角挖掘農業、食品、醫藥三大產業的協同發展潛力,以“智創山西,‘食’事求是”為目標,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具體而言,分會要搭建科技創新平臺,促進跨領域技術融合,催生新產品、新業態;通過“縣會合作”“會企協作”建立專家工作站,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在傳播鏈、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上融合資源,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健康策略,塑造農食醫藥產業品牌。
大會期間,首批國際高級藥膳食療師張文高教授圍繞《中醫食養智慧、食養藥膳及其對常見慢病食養調理應用》進行了專題分享,從傳統中醫角度闡述食養在慢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韓世范教授也向與會代表分享了《家庭護士食療理論的實證研究與推廣應用》,介紹前沿醫學科技在食療領域的應用成果與實踐經驗。
此次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農食醫藥產業分會暨食為天智庫的成立,是山西在大健康領域的一次重要布局。未來,隨著各項工作的有序推進,有望為山西的產業升級、科技創新和全民健康事業做出積極貢獻,助力山西在農食醫藥領域走出一條特色發展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