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是夏天的必備神器,只要開了空調,即便外面熱火朝天,往室內一坐,燥熱全無。然而,享受空調清涼感的同時,還需要背負起高昂的電費。
尤其是老一輩人的眼中,空調是不折不扣的“電老虎”??照{一開,電費就往上“飆升”,有些長輩夸張地說:“把房子賣了都不夠交電費”。因此,和父母同住的年輕人,開空調就演變成了一場“家庭拉鋸戰”。
即便是熱得受不了,長輩也是象征性地開2個小時。等室內溫度剛降下來,就迫不及待關掉。晚上睡覺的時候,偷偷摸到孩子的房間把空調關掉。被熱醒了,才發現空調已經停止運行了!
奉勸各位爸爸媽媽:別再偷偷關空調了,頻繁開關空調,反而比一直開著更加耗電!
一、為什么頻繁開關空調更耗電?
1、頻繁開關空調的弊端
空調剛啟動的瞬間,壓縮機需要全功率運轉,電流會驟然增加,耗電量是正常運行時的5-7倍,耗電量很大。
每次重啟的時候,壓縮機都需要經歷“高負荷→降溫→停機→再高負荷”的循環。反復高壓沖擊,長此以往,會縮短空調的使用壽命。
除此之外,剛降溫就關機,熱量回流之后,空調就需要再次高功率運行才能夠降溫,這樣反而會快速增加耗電量。
2、長時間開著空調反而更省電?
現在基本上都是變頻空調,當達到設定溫度的時候,就會自動降低功率運行,進入“低能耗恒溫模式”,耗電量大幅下降。
如果是2個小時內外出,保持空調開機狀態,比關掉更加省電。并且,回家之后就可以立刻享受涼爽。
如果外出超過4個小時,可以考慮把空調關閉。即便外出超過4個一直開著,也比翻出開關空調更加經濟。
想要省電,并不是少開空調,而是要減少頻繁關閉、重啟,讓空調穩定運行在最佳的狀態。
二、空調省電的5個科學方法
1、溫度控制在26℃-28℃
空調每調低1℃,就需要增加6%~8%的耗電量。當室內的溫度下降最后,空調最舒適的溫度是26℃-28℃之間。白天的溫度比較高,可以設置26℃,晚上溫度比較低,可以設置27℃或者28℃。
夜晚睡覺,還可以開啟睡眠模式,自動調節溫度,降低耗電量,還能避免著涼。
2、短時間外出不要關空調
如果是短時間出門(2個小時內),保持空調運行,比重新啟動更加省電!
3、搭配電風扇使用
風扇可以讓室內的冷空氣循環加速,讓室內的溫度均勻下沉。不僅提高制冷的效果,提高舒適度,還能減少空調的負擔。
對于小功率空調來說,搭配電風扇的效果最佳,可以提升30%的制冷效率。
4、避免陽光直射
陽光的溫度比較高,如果開空調的時候,外面的陽光會直射進來。盡量把遮光的窗簾拉起來,減少熱量吉進入,可以提高空調的制冷效果,減少耗電量。
5、定期清潔過濾網
空調的過濾網,會把粉塵、毛絮、雜質都過濾掉。隨著時間的推移,過濾網上面的污垢會越來越多,冷風吹不出來,降低制冷效果,增加耗電量。
除此之外,在潮濕的環境內,這些污垢還會滋生出霉菌、細菌、病毒,嚴重影響室內的空氣質量。因此,建議每個月都清潔一次過濾網。
三、健康使用空調,原理“空調病”!
1、定時通風
長時間關閉門窗,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空氣變得渾濁。建議,每隔3~4小時,開窗換氣10分鐘。
2、不要直接吹冷風
空調的出風口最好往上調45°,冷空氣密度比較大,會慢慢下沉,讓冷氣均勻分布在室內。不要讓冷氣直接對著身體直接吹,有效避免著涼,面癱等情況出現。
3、室內外溫差不要太大
驟冷驟熱,會讓身體適應不過來。因此,室內外的溫差盡量控制在5~8℃以內,避免忽冷忽熱引起身體不適。
4、增加濕度
開空調的時候,搭配加濕器,或者放一盆清水,也可以掛一條濕毛巾。讓室內保持40%~60%的濕度,更加舒適、健康。
文末總結
科學使用空調,既能夠享受涼爽,又可以避免浪費。掌握使用空調的正確方法:減少頻繁開關空調、設定合理溫度、配合風扇、定期清潔等等,你家做對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