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基金發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策略報告,信息量比較大,關于債市、A股、港股、美股做了系統性判斷。認為債市仍處在向上向下空間都比較有限的狀態,可逢調整博弈反彈;下半年A股仍存在受全球宏觀沖擊的波動可能,建議逢低配置,年內預計仍保持震蕩,保險、航運港口、白電、飲料乳品均處在歷史底部區域具備長期配置價值;港股創新藥和有色板塊仍具備超額彈性,逢低配置,科技板塊估值合理,等待低吸機會。以下是各大類配置要點:
債券:短期看,基本面走平,債市仍處在向上向下空間都比較有限的狀態。長久期利率債行情空間仍然有限,且面臨超長利率債供給壓力,可逢調整博弈反彈。受益資金面寬松,中短久期信用債仍有價值。
A股:下半年市場仍存在受全球宏觀沖擊的波動可能,建議逢低配置,年內預計仍保持震蕩,結構上偏向高低切換,從杠鈴策略向高roe資產做均衡。一級行業可以關注勝率賠率雙高的農業、交運、石油、非銀,依賴景氣驅動的通信、有色,二級行業方面保險、航運港口、白電、飲料乳品均處在歷史底部區域具備長期配置價值。中游可關注農化、化學制品、通用設備、風電設備、軍工電子等方向。
港股:港股在流動性改善、資產重估及產業升級驅動下,港股創新藥和有色板塊仍具備超額彈性,逢低配置,科技板塊估值合理,等待低吸機會,新消費等待調整配置機會。
美股:預計6月底到7月初會有時間點,大方向上有利于美元資產的修復和通脹的回落,但因地緣政治上的強波動性,建議逢低布局可以降低波動率的資產;美股選擇上可以關注黃金、工業、油氣等資產。
美國通脹壓力仍較溫和,中國PMI向好房價繼續走跌
1 )美國經濟來看:經濟仍顯韌性,通脹壓力較為溫和。美國 5 月新增非農就業 13.9 萬,略高于預期值 13.0 萬,勞動力市場反映美國經濟韌性仍存;美國 5 月失業率 4.2% ,持平預期值和前值,每周平均工時 34.3 小時,平均時薪環比 0.4% ,高于過去 12 個月均值 0.3% ;
美國 5 月未季調 CPI 同比增長 2.4% ,低于預期;核心 CPI 同比增長 2.8% ,低于預期,為四年來最低;剔除食品、能源、住宅后的“超級核心通脹”環比為 0.01% , 4 月和 3 月分別為 0.07% 、 -0.04% 。整體看, 5 月美國 CPI 同比雖小幅反彈,但環比繼續降溫,通脹壓力依然較為溫和。
2 )中國經濟來看: 5 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 PMI )為 49.5% ,相較上月回升 0.5% ,制造業景氣度依然跌落榮枯線以下。整體來看制造業景氣度出現向好趨勢,但持續性仍然需要觀。
整體來看,CPI和PPI仍維持降低水位運行。5月CPI同比繼續持平前值-0.1%、連續4月負增,高于Wind一致預期-0.17%;5月PPI同比-3.3%、前值-2.7%,弱于Wind一致預期-3.2%,再創2023年8月以來新低。
對美出口大降。5月我國出口同比增長4.8%,低于Wind一致預期6.2%;5月我國對美出口大降34.5%,降幅較4月擴大13.5%;5月進口同比下降3.4%,低于前值下降0.2%和Wind一致預期下降0.3%。5月社融好于預期。
5月新增社融2.29萬億,同比多增2271億,好于預期(市場預期2.05萬億),也略好于季節性,存量社融增速與上月持平、為8.7%;5月企業短期貸款增加1100億,同比多增2300億,顯現短期融資意愿開始回暖;企業中長期貸款增加3300億,同比少增1700億,中長期企業部門融資意愿較為疲弱。社零同比增長高于預期,以舊換新政策仍是主要推動力量。
5月社零同比6.4%,較前值回升1.3個點,明顯高于市場預期的4.9%。按消費類型分,5月份,商品零售額36748億元,同比增長6.5%;餐飲收入4578億元,增長5.9%。以舊換新政策支持的家電、通訊器材消費增速分別大幅提升14.2、13.1個百分點至53.0%、33.0%。
房地產銷售面積及價格出現量價齊跌走勢:1-5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62502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9.2%。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3531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6%。新建商品房銷售額34091億元,下降3.8%;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2.8%。5月70城二手房價同比跌幅收窄至-6.3%,環比跌幅擴大至-0.5%。
下半年全球大概率波動,A股短期或存在調整修正風險
整體研判:1)美元下行周期的開始利好新興市場表現,中國在其中占比27.5%,外資配置中國資產的意愿正在提升中,再次面臨長期拐點;
2)美債利率中期仍會在通脹和降息中反復博弈,長期來看,美國財政擴張對增長推動效應小于通脹,利率仍會維持在偏高水平。
3)短期戰術層面,鑒于關稅以及美國政策帶來全球增長的不確定性,下半年國內經濟仍處于較大壓力階段,而宏觀政策發力節奏靠后,為本輪盈利周期觸底帶來短期波動風險。下半年全球市場仍處于較大概率波動情景,為中國資產帶來買入窗口。
4)A股短期或存在調整修正風險。短期市場影響寬基指數中,杠鈴策略兩端皆創歷史新高,極致縮圈后存在調整修正風險。值得關注的是,高ROE指數超額盈利與超額收益背離達到歷史極值,在杠鈴策略超額收益持續3年之后,建議配置結構向高ROE資產做均衡。港股相對A股的表現優異是長期資金開始流入的開始,有望在后續持續推動高ROE資產的回歸。
5)保險、航運港口、白電、飲料乳品均處在歷史底部區域具備長期配置價值。行業配置層面,一級行業可以關注勝率賠率雙高的農業、交運、石油、非銀,依賴景氣驅動的通信、有色,二級行業方面保險、航運港口、白電、飲料乳品均處在歷史底部區域具備長期配置價值。中游可關注農化、化學制品、通用設備、風電設備、軍工電子等方向。
以下是具體行業未來走勢研判和配置建議:
資源品方面,近期受到中東局勢影響,原油大漲,一度升至77美元,后來隨著局勢緩解有所調整;二季度以來,動力煤價格持續回落,短期逼近600元/噸,后市對價格反彈高度預期保持謹慎;鋼鐵價格整體穩定略降,在政策端強化“反內卷,防通縮”的目標下,期待行業供給側的行政出清加速落地帶來的企穩改善;貴金屬延續強勢,戰略金屬迎來價值重估,小金屬供給側邏輯強化。
工程機械方面,5月挖機內銷數據時隔一年多又轉負,中挖大幅下行-21%,中挖表征傳統地產領域需求,中挖的大幅下滑可能表征地產領域變得更差了;船舶方面,二季度新造船價格延續一季度以來的小幅跌勢,從貿易的供需情況來看可能三季度也將維持相對弱勢;通用設備多與房地產產業鏈行業相關,在地產投資增速依然低迷的情況下,較難有優異表現。
半導體賺錢效應差,國產算力仍是長期主線。機構持倉升至歷史高位且還有邊際提升,被動平衡持倉導致板塊持續陰跌,僅有主題型機會,賺錢效應較差。在缺乏顯著超預期催化的情況下,類似行情或將持續;全球科技投資回歸AI算力+應用,國產算力由于供給端制約未能跟進,但仍是本輪半導體周期的長期主線,下半年積極尋找國產算力供給端突破帶來的機會。
海外文本模型從技術->應用->商業化已跑通,且挑起了大廠的激烈競爭;多模態,仍處于早期探索Pre-Training的階段。國內在訓練-推理-Agent的技術儲備上相較海外還差一代。國內模型-應用-國內算力資本開支的變化還處于左側位置,算力板塊目前在模型-應用-算力上的卡點都在解決中。如果國內未來幾年拉齊與海外AI的發展水平,以25年年底算力儲備為基準,相差海外還有幾倍的空間需要建設。
汽車等待低位建倉機會。新能源滲透率提升放緩,二季度行業價格戰開啟,二季度新能源產業鏈景氣環節改善有限,繼續聚焦主題和業績確定性方向;汽車零部件近期明顯回調,一方面受到“降價、內卷”等新聞發酵、另一方面是市場對明年退補后的銷售有悲觀預期。估值尚未進入低估區間。全球化、國產替代、智能駕駛等長期趨勢不改,等待低位建倉機會。固態電池方面,全固態中試落地,下一階段看GWh招標。 2027年示范項目裝車前可以持續看到催化。
食品飲料行業關注限酒令。二季度受到傳統淡季和各地廉潔活動層層加碼的雙重影響,需求端動銷持續承壓,下滑幅度環比一季度有所加大,“禁酒令”影響資金信心,中報或面臨下調壓力,不過官媒發聲糾偏,后續關注政策信號;出行鏈具備順周期彈性,休閑游相對商旅游更凸顯需求韌性,商旅經營數據尚無向上的支撐,關注暑期旺季出行預定數據;商貿零售方面,后續關注以舊換新政策對需求的透支情況。
關注消費領域新機遇。家用電器方面,在景氣度較高的背景下,價格戰短期趨緩,從景氣出發后續或有回調壓力,不過寬基指數是本輪支撐白電股價的主要資金,景氣度資金占比在降低;黃金珠寶,美元信用下滑疊加地緣風險背景下金價持續上漲,古法金及鑲嵌持續增長,社零同比增速仍優于大盤。關注產品、渠道、服務具有差異化優勢的品牌;寵物消費,未來關注自主品牌新品、新技術動向。
金融等待金融基本面修復。銀行:負債端成本優化對沖LPR下調影響,息差降幅有望繼續收窄;保險:6月12日財政部發布新保險合同會計準則的通知,非上市險企2026年執行,將面臨凈利潤波動加劇和凈資產下滑壓力,或繼續推動險資對OCI股票的配置;證券:在證監會表態深化資本市場科技金融體制機制改革、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背景下,板塊有望進一步提升。
地產數據季節性減弱。新房:市場依然呈現分化而非全面下跌的態勢;二手房:以價換量的特征不變,高頻數據例如帶看指數等也呈現季節性走弱的趨勢,但并未看到類似去年二三季度程度的主跌態勢。相對看好估值低位的二手房龍頭企業和高股息的優質商業地產。
互聯網關注優質IP資產及內容價值重估:IP衍生品打開新的想象空間;5月國產游戲審批數量130個,創2022年版號發行常態化以來新高,產品周期上行。當前板塊估值較低;春節檔后電影市場表現較差,大盤預期已下修,長視頻整體仍承壓,暑期檔來臨,關注IP/AI視頻催化。
關注火電交易中的波段性機會。電價仍然在通縮區間內,2026年有望看到更激烈的電價博弈,因而中報預期比較充分時可以兌現火電;電量受高基數影響,預計二季度增速有所下滑,從基本面維度看水電相對一般,增長只能來自于財務費用的壓降;綠電方面,目前披露細則的幾個省份中,新能源占比低的山東、廣東、江蘇都還比較友好,而消納壓力大的廣西甚至借機還在壓低機制電價。
港股下半年結構性震蕩上行,創新藥與新消費或成超額收益主線
港股下半年走勢預計以結構性震蕩上行為主,核心邏輯圍繞政策支持、資金流入、估值修復及產業催化展開,但需警惕外部擾動風險。
南向資金持續流入:2025年上半年南向資金凈買入已超6960億港元,機構預計下半年凈流入規模或達4000億港元以上,全年可能突破萬億港元。資金配置偏好集中于科技、金融、消費及高股息資產,形成“啞鈴策略”(高成長科技+低波紅利)。
外資轉向被動配置:受地緣因素影響,外資主動投研團隊減少,更多通過指數基金被動配置港股,尤其關注稀缺性資產(如恒生科技、創新藥)。疊加美聯儲下半年降息預期(預計降息50個基點),全球流動性改善或吸引外資回流。
近期景氣道較高的板塊主要集中在與創新藥、新消費、能源業相關的產業鏈。港股在流動性改善、資產重估及產業升級驅動下,創新藥與新消費或成超額收益主線,而高股息與戰略性資產提供防御彈性。
美股節奏上較難判斷,暫時避開科技等資產
目前經貿談判仍需一段時間才有具體眉目;以伊局勢變化莫測,仍在加速復雜化中;穩定幣的天才法案在未來1-2個月可能落地,因此預計6月底到7月初會有時間點,大方向上有利于美元資產的修復和通脹的回落,但因地緣政治上的強波動性,節奏上較難判斷,因此建議逢低布局可以降低波動率的資產;美股選擇上關注黃金,工業,油氣等資產;暫時避開科技等資產。
債市走勢預計仍是窄幅震蕩,四季度現調整后配置點
債市展望:我們認為二季度GDP增速預計尚可,央行引導資金利率繼續下行的意愿預計不大,債市走勢預計仍是窄幅震蕩。6-7月資金面是債市走勢的重要影響因素,需要警惕資金面“跨季不緊,跨后不松”的情況。8-9月政府債券凈供給預計較高,關注貨幣政策的配合。
近年債市運行規律,收益率在二季度常下行,三季度多現調整拐點,四季度則現調整后配置點。如果三季度經濟預期再度向下,債市收益率大幅下行,需注意底線思維下的政策對沖。此外,存款利率下調后,存款脫媒有所加劇,加劇市場“羊群效應”,或也需注意有小幅負反饋。
投資策略:1)短期看,基本面走平,債市仍處在向上向下空間都比較有限的狀態。預計票息策略仍是占優策略。長久期利率債行情空間仍然有限,且面臨超長利率債供給壓力,可逢調整博弈反彈。受益資金面寬松,中短久期信用債仍有價值,但如果過度交易資金面寬松,信用債收益率與OMO利差進一步壓低至低位水平時,可考慮適度換倉提高組合流動性。在存款利率進一步下調的大背景下,主流期限信用債品種調整空間較為有限,如因資金面收緊而調整,可積極把握配置機會。
2)久期策略:貨幣政策寬松5月落地,中美貿易談判有初步進展,久期策略運用需謹慎。長利率債定價仍然隱含了相當的降息預期,相對價值和安全邊際中性偏低,考慮待調整后梯度增配。
3)杠桿策略:杠桿息差一般但認為穩定性較好,考慮待拉開至中性水平后,如中短品種收益率低位回調10bp后,充分運用杠桿策略,加杠桿增持。
4)信用策略:信用債配置價值略好于利率。永續利差偏低,擬考慮不新增配置。5年以上信用債信用利差偏高有投資者結構的原因,也有對應期限利率債收益率水平較低的原因,中性配置。
具體信用債投資策略:1)城投債:2025年兩萬億置換債已發行近九成,化債政策基調持續,城投債安全性仍在。考慮到7月理財配債規模季節性增加,或驅動收益率進一步下行,可以重點關注中短端城投債配置機會,負債端穩定的賬戶可關注長久期城投債配置價值,負債端偏弱的賬戶可適當關注流動性較高的長久期城投債交易機會,但從季節性來看,三季度后半段市場或有波動調整風險,需在7月靈活止盈兌現收益。
2)地產債:政策持續推動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預計年內房企債券違約風險可控。當前地產債收益率具有一定吸引力,可重點關注1-2y央國企地產債投資機會,低等級主體謹慎下沉。地產基本面壓力仍在,需持續關注后續銷售走勢持續性及政策落地情況。
3)煤炭債和鋼鐵債:煤炭行業景氣水平尚可,對短期風險可控的隱含評級AA+煤企1-2y品種適當下沉,中高等級可拉長久期至3y。今年以來動力煤供需兩弱,煤炭價格持續下跌,目前已趨穩運行,關注其持續性情況,若景氣度持續下行需提高主體資質要求,規避尾部風險。
鋼鐵債:可重點關注1-2yAA+品種,風險相對可控。當前鋼鐵債供給過剩問題仍突出,需求受地產拖累較大,需規避尾部風險,有待行業景氣度回升,謹慎下沉。
4)銀行二永債:跨季資金相對平穩,基本面偏弱預期仍在,考慮到7月理財配債規模季節性增加,或驅動收益率進一步下行,可以關注高流動性的中長久期國股行二永債的波段操作機會,長久期債券也可考慮適當布局,但需注意交易流動性,三季度后半段市場或有波動調整風險。此外,經濟發達、銀行經營穩健的城農商行二永債的底倉價值仍在,關注中短端配置機會。
5)可轉債:轉股溢價率預計易上難下。供給端大量銀行等底倉轉債在近期強贖或即將到期,且新發轉債數量和規模都處于低位。需求端,純債收益率絕對低位背景下,固收機構投資者尋找增強收益資產訴求強烈。待6月底轉債評級調整公告披露完成后,僅存的“黑天鵝”——轉債評級調整沖擊大幅下降。目前轉債百元溢價率26%,處于過去5年61%歷史分位數水平,其中債性轉債估值5年歷史分位數83%,股性轉債估值分位數46%,仍有一定提升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