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歷史的朋友都會有所感悟,皇帝這個工作可不是那么好干的。雖說像秦皇漢武那樣的強勢皇帝掌握著生殺大權,可是這樣的皇帝畢竟是鳳毛麟角。而歷史上更多的皇帝除了那些昏君暴君之外,也不乏許多庸庸碌碌之輩。他們雖然坐上了皇帝的寶座,卻沒有皇帝應有的權力。皇帝的一舉一動,時時刻刻都沒有那么自由,他們的“職業幸福感”真的很弱,甚至被消磨殆盡,以至于后來丟了性命都有可能。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的5位比較窩囊的皇帝,他們都是年紀輕輕就英年早逝,足以說明做皇帝,生逢其時真的很重要。
第一、被父母坑慘的皇帝,漢惠帝劉盈
漢惠帝劉盈是漢朝的第二位皇帝,父親是漢高祖劉邦,母親是國母呂雉。要說劉盈應該幸福感很高才對,但為什么他卻排在了窩囊皇帝的行列呢?原因是他從小就形成了心理陰影,他的父皇母后可都是狠角色,這讓他很沒有安全感。
先說劉邦怎么坑兒子的吧。劉邦在創業階段,楚漢相爭開始之時,基本上都是被項羽吊打的狀態,拋妻棄子那是常有的事。有一次劉邦為了自己逃命,竟然狠心把小劉盈踹下馬車以吸引敵人。這種拿自己兒子當擋箭牌的“壯舉”恐怕也只有劉邦這種無賴才干得出來吧。
再說呂后怎么坑兒子的吧。在劉邦死后,戚夫人和劉如意就成了呂后的眼中釘。但是劉盈心地善良,他和自己的弟弟劉如意很要好。但是呂后還是找機會把劉如意給毒死了。呂后還把戚夫人的手腳砍掉,剜去雙眼,耳朵里灌入水銀,做成人彘放入廁所。為了鍛煉劉盈的膽量,還讓劉盈去參觀。結果劉盈被嚇得神志恍惚,對母親的陰毒痛心疾首,不久就病死了。
第二、被趕下臺的皇帝,唐肅宗李誦
李誦的窩囊最初是源于他的父親,唐德宗李適。李適在安史之亂后做起了太平皇帝,成天在宮里歌舞升平。但是他的身子骨很硬朗,這可苦壞了李誦,他一共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在做太子的時候,他就勸說李適要勵精圖治,遏制藩鎮割據的發展,可是李適實在是不靠譜,只顧自己享樂,早把國家大事放到腦后去了。
等到李誦做皇帝了,他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藩鎮割據已經不可收拾。由于皇權的軟弱,宦官集團和藩鎮勢力聯合起來向朝廷施壓。結果李誦皇帝都不能當了,成為了“被辭職”的皇帝,不久便抑郁而死。
第三、一顆紅丸要了命,明光宗朱常洛
要說朱常洛這個皇帝當得窩囊恐怕沒有人反對,他做了幾十年太子,卻只做了一個月皇帝便一命嗚呼了。他的父親便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萬歷皇帝(在位48年)。而好不容易當上了皇帝的朱常洛卻由于方士貢獻的紅丸而死于非命,在明朝16位皇帝中,他就像劃過的一顆流星匆匆而過。
第四、自暴自棄的皇帝,清同治帝
當年咸豐皇帝本來打算效仿漢武帝那樣,在自己臨死前就處死太子的生母,但是他沒有下得了手,結果不出他所料,慈禧果然把持朝政了。而慈禧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女人,他對于權力的渴望甚至比男人還要強烈。
同治皇帝雖然是她的親生兒子,但也難逃母親的魔掌。從小在慈禧的訓斥下成長起來的同治皇帝,時刻盼望著親政的那一天。可是當他真正親政了,才發現滿朝文武依然只服從太后的命令而不知有皇帝,他這個皇帝做的真是窩囊啊。于是他開始自暴自棄,反正也沒有皇帝的權力,那么就撒手不管算了。于是他開始混跡于花街柳巷,21歲便染上性病,全身爛瘡而死。
而慈禧太后為了修建自己的陵寢,竟然對兒子的陵寢偷工減料,結果同治帝的惠陵成了清朝皇陵中最寒酸的一個。
第五、沒有話語權的傀儡皇帝,清光緒帝
要說以上四位皇帝窩囊,最起碼他們還體驗過皇權給他們帶來的樂趣,但是光緒皇帝就不一樣了,他的一生連話語權都沒有,甚至最后失去了人身自由,成了生活在慈禧陰影下的傀儡皇帝。
光緒皇帝在四歲的時候登基,在位34年,38歲便死了。在位時間雖然長,但是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看慈禧太后的臉色。甚至像選妃這樣的事情,他都沒有自主權。慈禧太后把丑陋的侄女選為皇后,就是為了監視皇帝。
而后來的戊戌變法,表面上是光緒主導,那也不見得他就有什么資產階級思想,他就是想折騰一下罷了,因為他被慈禧打壓得太厲害了。
而變法失敗后,他被慈禧囚禁在瀛臺,徹底失去了人身自由,成了名副其實的傀儡。在八年后(1908年)病卒,時年38歲。
考古發現在他的頭發中有大量砷元素,證明他是死于砒霜中毒。但到底是誰對他下的毒手至今成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