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海智計劃人才活動在德陽舉行,川渝產學研協同創新人才港落地
7月3日,2025中國科協海智計劃工作基地人才主題活動在四川德陽開幕,并宣讀了首批人才及青年科技人才名單。然而,在這一重要活動中,未有明顯的負面事件被報道。該活動旨在通過合作簽約和授牌儀式,推動川渝地區的產學研協同創新發展。
山西省防指對太原、晉中等8市啟動省級防汛四級應急響應
山西省應急管理廳于7月3日發布暴雨黃色預警,預示未來6小時內部分地區將面臨強降水。為此,山西省防指宣布自當天上午9時起,對包括太原、大同等在內的8個城市啟動省級防汛四級應急響應。該決定旨在應對可能引發的洪災和地質災害,強調各級防汛責任人需落實關鍵措施,確保居民安全,并加強監測和信息通報,以有效應對強對流天氣的挑戰。
成都啟動防汛三級應急響應
成都市于7月3日18時起,因暴雨天氣啟動防汛三級應急響應。此前,氣象臺已發布暴雨黃色和紅色預警信號,顯示中心城區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對此,成都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要求各成員單位及各區縣嚴格遵循《成都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積極開展排查巡查和應急搶險工作,以應對可能出現的險情。
中國前駐美大使崔天凱:中國要統一 這沒什么好商量的
中國前駐美大使崔天凱在第十三屆世界和平論壇上強調,臺灣問題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存在談判和妥協的余地,必須實現統一。崔天凱指出,中美關系中臺灣問題是最重要且敏感的,若美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問題將易于解決。此外,他質疑美國對南海問題的高度介入,并重申相互尊重在中美交往中的重要性。崔天凱明確表示,中國不追求與美國的爭霸,目標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
上海市政府與中國電建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于7月3日在上海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此次合作旨在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戰略合作關系,雙方將重點聚焦于經濟建設、能源、水利水資源、城市綜合開發、數智化轉型等領域的深化合作。這項協議的簽署是為了充分發揮上海和中國電建各自的優勢,助力中國電建加快成為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同時支持上海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美眾院涉臺法案要求美政府支持臺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外交部回應
7月3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美國眾議院全票通過的“臺灣非歧視法案”,該法案要求美國政府支持臺灣地區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毛寧重申,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臺灣作為中國的一部分,不具備參加主權國家參與的國際組織的資格。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停止推進相關法案,以免對中美關系和臺海地區的和平穩定造成干擾。
深度解讀|“大而美”法案的贏家與輸家
美國總統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在參議院以微弱差距通過,法案計劃減稅4萬億美元并削減至少1.5萬億美元支出,引發激烈黨派博弈。主要負面影響包括對低收入家庭的醫療補助和食品券項目的削減,以及可能導致近50萬個醫護崗位流失。法案預計將增加約3萬億美元的國債,對未來經濟產生負擔。
219票贊成、213票反對,美眾議院通過程序性投票推進“大而美”法案
美國眾議院在共和黨控制下以微弱優勢通過了特朗普提出的"大而美"法案的程序性投票,為法案的全面辯論和最終投票鋪平了道路。該法案引發了廣泛爭議,特別是因為其將導致大規模減稅和赤字增加,以及削減醫療補助項目,對低收入群體產生負面影響。民主黨議員強烈反對這一法案,認為它有利于富人,加劇貧富差距,并可能使數百萬美國人失去醫保。
特朗普將在9月初帶企業團訪華?商務部回應
7月3日,在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針對“特朗普會在9月初帶企業團來中國”的傳聞,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表示,目前沒有可以提供的具體信息。她強調,中方始終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態度,希望美方與中方共同努力,加強合作,推動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穩定發展。
佩斯科夫:俄美兩國總統正在通話中
據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3日的消息,俄美兩國總統正在進行電話交談。此次通話涉及重要議題,具體細節尚未公布。克里姆林宮計劃在通話結束后舉行簡報會,屆時將提供更多信息。這次通話是在復雜的國際背景下進行的,顯示出雙方對話的持續性和重要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