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長貝森特最近在福克斯新聞的直播節目里,鏡頭一懟到臉上就沒怎么舒展過。他眉頭擰成個疙瘩,說話時脖子上的青筋隱隱在跳,對著全美觀眾喊話的架勢,活像憋了一肚子火沒處撒。他對著全美觀眾喊話,說光是恢復稀土供應還不夠,東大必須把 “稀土磁鐵” 的出口量拉回今年4月初以前的水平。這話聽著挺硬氣,又是 “必須滿足”,又是 “重大影響”,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哪是提要求,分明是急得沒轍了。
要知道,白宮前陣子還松口,說東大正在趕緊批稀土出口許可證,他們挺滿意。這才過多久,貝森特就突然加碼?
直播里他前傾著身子,像是怕鏡頭外的人聽不清,又像是想靠這姿勢給自己壯膽,重復了三遍 “供應鏈問題正在產生重大影響”,可話音剛落,喉結明顯動了動,像是咽了口唾沫 —— 那點底氣不足,藏都藏不住。
美媒倒是說了句實話,汽車業的停產風險不是主因,真正讓他坐不住的,是美國軍工業快扛不住了。鏡頭掃到他喝水的間隙,手指在玻璃杯壁上劃了兩下,那動作透著股煩躁,大概是后臺又收到了五角大樓的催促消息。
洛馬公司的人跟媒體透底,F-35戰斗機的產能回不到去年的水平,卡在那兒動彈不得,就因為缺稀土磁鐵。這玩意兒看著小,卻是F-35 航電系統、發動機控制的核心部件,沒它,戰機連正常起降都懸。波音那邊更頭疼,第六代F-47戰斗機的研發節點眼看要黃,負責人直嘆氣,說 “供應鏈問題是前所未有的”——說白了,就是沒東大的稀土磁鐵,圖紙畫得再漂亮也造不出來。
不止這些,五角大樓最近也老跟媒體念叨,新一代哨兵洲際導彈、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這些壓箱底的項目,“繞不開供應鏈里的東大因素”。這話翻譯過來就是:這些殺器的導航系統、推進部件都得用稀土磁鐵,而這東西,眼下除了東大,沒誰能穩定供應。
你說這事兒邪乎不?美國一向自詡 “軍事科技全球第一”,怎么就被一塊小磁鐵卡了脖子?說起來還是自己做的。稀土磁鐵這東西,看著不起眼,卻是高精尖裝備的 “神經中樞”,從戰機雷達到核潛艇的聲吶,從導彈制導系統到衛星姿態控制,離了它全玩不轉。而全球稀土磁鐵的產能,東大占了大頭,尤其是高端型號,工藝、產能都攥在手里,美國自己的工廠早就因為成本高、技術斷檔,關的關、停的停,想重啟?沒個十年八年根本沒戲。
美媒自己都認了,關鍵金屬供應的問題,未來5年都別想根本性解決。也就是說,至少這五年,美國軍工業的命脈,還得捏在東大手里。這就有意思了,既然自己沒轍,好好商量不行嗎?偏不,貝森特還得端著架子,說 “相信東大會履行倫敦協議的承諾”,話里話外透著 “你必須聽我的”。可問題是,現在誰求著誰啊?
其實白宮心里門兒清,東大最近在批民用企業的出口許可證,他們嘴上說 “滿意”,轉身就讓財長出來施壓,說白了就是軍工業催得太急。洛馬的 F-35生產線停一天,損失就是幾千萬美元;哥倫比亞級核潛艇要是拖期,美國海基核力量的更新計劃就得往后推,這可是關系到 “全球威懾力” 的大事,能不急嗎?
更尷尬的是,美國之前還對東大搞了不少小動作,又是加關稅,又是搞 “供應鏈脫鉤”,想把稀土產業拉回本土。結果呢?本土企業喊了好幾年 “自主可控”,到現在連條完整的稀土磁鐵生產線都湊不齊。倒是東大這邊,該生產生產,該出口出口,穩得很。現在美國軍工業火燒眉毛了,才想起 “履行承諾”,早干嘛去了?
貝森特這波操作,也跟美國最近的貿易談判不順有關。直播里提到關稅暫停期限時,他下意識地扯了扯領帶,像是領口勒得慌。川普時期搞的“90天關稅暫停”馬上要到期,美國想趁著這時候跟盟友簽點新協議,好顯得自己還有號召力。可除了印度象征性地應了兩聲,日本、歐盟這些關鍵伙伴根本不買賬,談判桌上寸步不讓。美國本來想靠 “聯合施壓” 給東大找點麻煩,結果盟友不配合,自己又急需稀土磁鐵,只能自己跳出來喊話,這吃相確實不太好看。
有人可能會說,美國不是在澳大利亞、非洲找了新的稀土礦嗎?沒錯,但挖礦容易,提純難,做成磁鐵更難。稀土加工需要上千道工序,純度差萬分之一,性能就掉一大截。美國自己的技術人員早就流失得差不多了,想從零開始學?東大在這行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經驗、專利、產業工人一樣不缺,這差距不是挖兩個礦就能補上的。
就拿F-35用的釹鐵硼磁鐵來說,要求在零下50度到零上200度的極端環境下保持磁性穩定,全球能穩定生產這種型號的廠家,掰著手指頭都能數過來,東大占了八成以上。洛馬公司去年想找替代供應商,試了好幾家,不是性能不達標,就是產能跟不上,最后還是得回頭求東大。
現在貝森特喊著 “必須恢復出口量”,鏡頭懟近了能看到他眼底的紅血絲,與其說是施壓,不如說是帶著哭腔的懇求。畢竟,美國軍工業的時間表不等人——F-47要是首飛延期,第六代戰機的優勢就得讓給別人;哥倫比亞級核潛艇拖一天,俄羅斯的北風之神級就多一天威懾力。這些賬,五角大樓比誰都算得清。
可問題是,東大憑啥聽你的?之前美國搞 實體清單,限制東大企業在美國市場的時候,怎么沒想過 “供應鏈安全”?現在自己的軍工項目卡殼了,就跳出來說 “你得滿足我的要求”,天下哪有這么便宜的事。直播結束前,主持人追問 “是否會考慮取消歧視性措施”,他愣了半秒,嘴角扯出個僵硬的笑,含糊其辭地說 “我們會評估所有選項”—— 那笑容里的無奈,比說一千句 “著急” 都管用。
說到底,這事暴露的還是美國的霸權焦慮:既想保持軍事科技的絕對優勢,又不想依賴別人,可自己的產業空心化早就積重難返。稀土磁鐵只是個縮影,從芯片到新能源設備,美國在不少領域都面臨類似的困境——想脫鉤,沒那本事;想合作,又放不下架子。
估計接下來,美國還得在稀土磁鐵這事兒上跟東大周旋。是繼續耍橫,還是悄悄松口取消點歧視性措施?貝森特現在喊得越兇,可能心里越沒底。畢竟,生產線停著的是美國工廠,項目拖期的是美國軍工,真耗下去,誰更著急,一目了然。
這世上的事就是這樣,你把別人當對手防著的時候,說不定哪天就發現,自己的軟肋早被人家攥住了。美國現在急著要稀土磁鐵,與其怪別人供應不夠,不如想想自己這些年把產業鏈折騰得亂七八糟,到底值不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