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起,華北、黃淮多地要遭大到暴雨,正是春玉米結棒、夏玉米苗期的節骨眼!
這場雨連著下兩天,平原低洼地怕是要積水,山區坡地當心泥漿沖了苗。
玉米結棒時最怕根泡水,田里積水超過6小時,根就會“悶死”,棒子長不飽粒。
夏玉米剛出苗,莖稈嫩,大雨一砸容易倒伏,泥糊住心葉就難抬頭了。往年有老鄉覺得“莊稼渴久了喝點雨水好”,結果積水沒及時排,減產兩成多。
現在就得去地頭開溝!
平原田挖“十字溝”,溝深30厘米,讓水往排水溝跑。山區坡地在苗子周圍培點土,堆成小土壟,擋住山上沖下來的泥沙。
大棚種蔬菜的,趕緊檢查棚膜有沒有破,骨架螺絲擰緊,別讓大風掀了頂。有人問:“雨前能不能施肥?
”千萬別!雨一沖,肥料全隨水跑了,還污染河溝。玉米葉子要是被泥糊住,等雨停了找竹竿輕輕撥,別用手扯,傷了葉片影響長粒。
湖區種水稻的注意,暴雨會抬升水位,田埂要加固,別讓水漫進稻田淹了秧。
老把式都知道看云識雨,現在手機能看實時雷達圖,更得盯著點天氣變化。有人覺得“就下兩天雨,不至于”,可莊稼長在地里,一天耽擱不起,去年就是大意了。不同地塊不一樣,沙地滲水性好,但暴雨也會沖走表層肥,雨后得補點有機肥。
黏土田容易板結,雨停后趕緊松土,讓根透氣,不然苗子慢慢就蔫了。家里有抽水機的提前檢修,沒電的聯系村里協調發電機,排水刻不容緩。
這場雨對墑情不足的地塊是好事,但關鍵是不能讓地“喝撐了”,得平衡好。我個人認為,種地就得盯著老天爺的臉色,提前準備總比事后補救強百倍。
還有一樣“土辦法”,雨前在玉米地邊插幾根竹竿綁彩帶,能嚇唬來啄苗的鳥。暴雨后容易長病蟲害,等葉子干了,趕緊噴點殺菌藥,別等病害漫開來。
村里種糧大戶已經開始組織排水隊,散戶別等著,自己地頭自己先顧好。
這場天氣對新手農戶是個考驗,不懂的趕緊問村里老把式,別抹不開面子。記住:玉米結棒期遭澇,減產風險看得見,現在動起來,秋天少嘆氣。
未來幾天還有持續陰雨,收摘蔬菜要搶在雨前,不然摘下來沒法曬,容易爛。
不管種啥作物,田里不能有“死水”,水退得越快,苗子恢復得越好。最后再提醒:后天凌晨雨就開始下,今明兩天必須把排水溝挖通,工具不夠找鄰居借。
莊稼不哄人,天要下雨咱得搶在前頭!現在行動,就是給秋天囤糧食!關注網易號,后續還有各作物雨后管護細節,幫你把損失降到最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