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村不見騾馬驢
文/ 好人張北(河北)專輯/2025年/160(生活記事)
近年來,我因事回了幾次家鄉,發現羊倌多了,牛倌也多了。村里村外,總有一股熱哄哄的糞便味兒。
除謝三柱是被人雇的羊倌外,剩下的倌(牛羊倌)都是牲口們的監護人。他們趕著自家的牲口,尋覓著旺勢的草地,一個個在風吹日曬中,行進在發財的道路上。
張瑞邊放牛,邊發快手。我問他:四哥,你養了幾頭牛呀?
張瑞回復道:二弟,不多,五頭牛!
五頭牛,也成群呢!一頭牛兩萬元,這五頭牛就是十萬塊錢呢!
這么想著,我便羨慕張瑞呢!
據我所知,任振寶養的牛更多,他給牛們搭了許多的棚舍,各種配套設施也完善。我也進過他家的院子,并看到一頭頭牛,在鐵槽前吃草的情景。當時,我就想到,任振寶真能干,真是發財了……
還有一些養牛的人,由于我和人家不熟悉,也就不提了。
再說說養羊的人。我馬上就想到了田老三。田老三和我同歲,比我結婚早,卻是離了婚,至今未娶。我見到他時,發現他變得很蒼老。經過聊天,知道他養了近一百只羊,整天忙著放羊,備料,割草,幾乎沒有“談情說愛”的時間。
當時我贊美了他,田老三也“高調”地對我說:打光棍兒也要打個直出(要強)的光棍兒!不能讓人看不起!
他的自信,讓我對他充滿了敬佩之情,也主動和他來了一張合影……
我村有個養羊大戶,那就是曹武。我沒見過他的羊群,卻聽說他養了好幾百只羊,換成人民幣,那就是個大數目呀!該人聰明伶俐,文質彬彬,年少時,我常去他家串門兒,按輩分,我稱他為:二舅。如今回鄉見了他,我依然不改這個親切的稱呼。
只是,我沒見過他龐大隊伍的羊群,也沒見過他揮鞭牧羊的畫面。不然,我一定不放過拍攝的機會,來珍藏家鄉這樣的盛景。
……放牧牲口是個辛苦的營生,要隨時注意它們溜進莊稼地,不然就有了口舌之爭。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鄉親們,為此產生不快,有情可原,莊戶人家的莊稼,也是一些農戶的心頭肉呢!
我村已不見騾馬驢,它們耕田駕車的日子已隨風去。農戶們的交通工具有轎車,電動三輪車,而且,這三類動物暴躁不好養,也沒有市場前景。為此,牛與羊的漫山遍野,成了當下的鄉村煙火。那撲鼻而來的糞便味兒,滋養了鄉親們夢中的鮮花,這花兒,也就是:有錢花!
作者簡介:本名李文亮,業余作者,曾在報刊與網絡文學平臺發表詩文1000余篇(首),河北省康保縣閆油坊鄉大土城村人,《鄉村精短文學》專欄作家。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投稿須知:
平臺用稿無稿費, 投稿本平臺必須為首發原創作品,凡在其它媒體或網絡平臺上刊發過的作品請勿投稿。
1.投稿需先關注《鄉村精短文學》公眾號。
2.投稿微信號:13877397223
投稿郵箱:835853wmsh@163.com、1964392700@qq.com
3.投稿被平臺刊發且收到贊賞費7天后,贊賞費的80%發放給作者本人,其余20%用做平臺運營管理。(字數在300字以上的能申請“原創”標識的作品才可以獲得讀者贊賞費)
4.本平臺刊發的作品均為作者本人觀點,且侵權與否均與本平臺無關,如作品涉及侵權請聯系本平臺刪除。
凡投稿者均表示自愿接受并同意上述聲明,由此產生的一切責任均由投稿者承擔,本平臺不負其任何連帶責任。
本文由《鄉村精短文學》原創,歡迎長按下面二維碼圖片識別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