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和新路街道的善業街區,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看到迷彩小包,就知道小陳書記來了。”
這位常常背著迷彩包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年輕人,就是共和新路街道善業街區黨支部書記陳明宇。
身為“95后”的他是街道的一名公務員,用近7年的時光從平安辦、營商辦、服務辦再到兼職街區黨支部書記,每一次崗位的轉換和身份的融合,讓他在轄區留下了從青澀到成熟的成長足跡,讓他在磨礪中深刻領悟到責任的含義,也促使他不斷探索新興領域黨建工作的新路徑。
訪民情:
腳步丈量街區,傾聽商企心聲
善業街區共有沿街商戶295家,人員密集、業態豐富,日常事務繁雜,問題也隨之多樣。如何第一時間知曉商戶的信息、需求和期盼呢?陳明宇選擇用腳步去丈量街區的每一寸土地。
每周一、周四的下午,他總會和下沉干部、街區成員、黨群社工一起開啟走訪之旅。斜跨標志性的小小迷彩包,從最初商戶們略帶疑惑的“你是誰呀”,到逐漸面熟的“噢,你上次來過”,再到如今熱情的“歡迎!看到迷彩包就知道是你來了”。稱呼的變化背后,是無數次的敲門、寒暄、問詢與傾聽。
走訪過程中,年輕的他像一位貼心的老友,耐心聆聽商戶和企業的聲音。新華園的企業職工提出想在黨群中心5樓的居民健身房健身,他立刻行動,聯系健身房負責人,成功為企業爭取到85折的優惠。沿街的證券公司想辦理社區食堂就餐卡,面對食堂只辦老年卡的現狀,他積極協調,努力促成企業辦卡事宜;民仕街的企業為找保潔阿姨發愁,他想企業所想,聯合街道商會為企業解了燃眉之急。
陳明宇常說:“街區走訪沒有終點,只有不斷涌現的新起點。我們希望通過‘鐵腳板’及時發現問題,為商戶排憂解難,搭建起企業與企業、市場單元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橋梁,打造有溫度、充滿人情味的街區。”
聚合力:
攜手網格同行,引導街區共治
共和新路街道秉持“黨建引領、多格合一、協同高效、共治共享”的理念,構建完善“善治街區”工作架構。陳明宇充分利用善業街區及綜合網格平臺,挖掘各方資源,凝聚街區力量。
綜合網格黨建聯席會議、
每周的網格工作站例會等議事場合,
都是他解決問題的重要陣地。
遇到安全隱患,他聯合市場監管所、街道平安辦、綜合行政執法隊對沿街商鋪進行排查整治;面對垃圾清運問題,他及時聯系城運中心和環衛,協調各方簽訂清運合同;新開商鋪有政策疑問,他及時請街道營商環境辦和市場監管所來答疑解惑。他還積極組建快遞外賣騎手“志愿新星服務隊”,安排他們參與發放反詐宣傳單,并在異常情況預警、安全隱患收集等方面發揮作用。
在陳明宇心中,“眾人拾柴火焰高,團結一心無難事”。他相信,打通“墻內外”和各類單位、群體間的互動渠道,圍繞“善業”主題打造網格共同體,街區的未來將更加美好。
破難題:
直面訴求矛盾,守護和諧安寧
“有困難找小陳書記。”今天,這句話已經在街區商戶間口口相傳。在近日走訪中,有沿街商鋪向街區黨支部求助,由于墻面發霉及老鼠肆虐,嚴重影響了正常經營活動。
街區黨支部第一時間與網格工作站對接,召集“1+7+N”力量,發揮各部門專業優勢共同行動,安排滅鼠專家上門指導,提出環境管理、衛生監督和安全建議;街區黨支部主動與房東協調溝通,促進發霉墻面修復工作。在共同努力下,現場的經營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
面對突發情況,
陳明宇總能迅速響應,
想方設法積極協調。
街道城運中心工作人員反饋,善業綜合網格內有數條高度關聯的涉及商戶工單,他及時到現場查看并綜合研判,認定工單的根源來自商戶間的矛盾,涉及行政執法、物業管理及商鋪經營事項。
面對復雜情況,陳明宇當機立斷,運用網格聯勤機制邀請街道職能部門、網格執法力量、園區物業及日常巡查人員召開協調會,就執法和矛盾化解一一進行討論,標定圖紙紅線范圍,厘清管理責任,明確執法內容,統一處置口徑,協商解決方案,并由園區物業協同對兩家商鋪進行協調,有效防止矛盾升級。
賦新能:
堅持黨建領航,激發善業活力
隨著新興領域黨的組織體系全覆蓋工作深入推進,陳明宇對街區商鋪內黨員的情況了如指掌。
為豐富黨內組織生活,凝聚街區黨員力量,他絞盡腦汁安排每月的主題黨日活動。為方便多數黨員參加,他利用午休時間開展“三會一課”;他總是隨身攜帶“黨群聯新卡”,方便更多群體隨時了解和聯系街區黨支部;他經常找黨員談心談話,聽取意見,不斷豐富學習活動內容。
在陳明宇的努力下,善業街區黨支部已收到4封入黨申請書,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商鋪經營戶定期向街區黨支部匯報思想動態。同時,陳明宇積極聯合屬地網格內的園區黨支部挖掘黨建共建資源,導入企業資源、公益力量舉辦“街區四季生活節”新華園專場等活動。他還走訪郵政等國有單位,邀請青年團員參與街區活動,助力企業拓展業務。通過種種努力,讓街區黨員和新興群體積極參與社區建設,營造共建、共治、共享氛圍,提升大家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每一寸街區的土地,都承載著人們的夢想與希望;每一次街區商戶的認可,都是我前行的動力與慰藉。”陳明宇表示,未來將時時關注街區的每一點變化、每一步發展、每一份愿景,在善業主題街區的建設中,書寫更多精彩篇章。
自新興領域黨的組織體系全覆蓋工作開展以來,從臨街黨群服務陣地,再到充滿煙火氣的小店、繁忙的快遞站、亮著萬家燈火的人才公寓驛站……一批批黨員骨干給靜安街區注入了新的活力,為基層治理帶來新的視角和方法。但是,變化之中的不變是進百家門、暖百家心,這是新時代“街巷總理”們所執守的不二法寶。
“我在街區當書記”專欄由此推出,帶大家感受街區黨組織書記們在繪就新興領域黨建“同心圓”、樸實向下扎根的工作作風的同時,奮力一躍成為基層治理“中堅力量”的心路歷程和成長感悟。
編輯:路景斕
來源:區委組織部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