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社會實踐該怎么做?考察報告要如何寫?6月27日,來自新聞晨報教育發展中心首席教育官崔建棟走進上海市虹口區鐘山初級中學,為同學們進行了詳細解讀,助力大家積極參與“2025年健康主題·近視防控上海市中學生社會實踐報告征集與交流展示活動”,并取得好成績。
講座中,崔建棟首先從社會學角度解讀社會考察報告的定義和基本內涵,指出社會考察報告為人們有目的、有意識、有計劃地通過對社會現象的考察、了解、分析和研究,來認識社會生活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一種自覺認識活動。隨后,崔建棟為同學們傳授了社會考察的基本類型和方法,包括觀察法、訪談法、問卷法以及文獻法,特別強調了考察報告的資料收集需要尊重客觀事實,來源必須真實可信。
為幫助同學們較快掌握社會考察的方法,指導老師為同學們說明了四項實地考察開展前需要完善的前期準備,包括確定選題需遵循需要性、創造性、可行性這三大原則;制定考察時間、地點、方式、考察對象與人數等具體方案,同時需精心設計問題,為后續研究筑牢基礎;加入考察體會與思考,讓報告內容詳實、邏輯嚴謹,完整呈現社會考察成果。
圍繞主題“近視防控”,崔建棟一方面要求同學們理論聯系實際,提出獨特見解,另一方面指導同學們結合自身條件與考察對象配合情況來判斷選題是否具備可實施性。全場講座深入淺出,既有理論指導,又有實踐案例分享。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撰寫社會實踐報告的專業指導,更通過近視防控主題的實踐,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用眼意識,為后續開展近視防控的主題活動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方法。
從暑期開始,同學們就將帶著宣講會上學到的知識,積極參與到“2025年健康主題·近視防控上海市中學生社會實踐報告征集與交流展示活動”中,挖掘近視防控的現實問題與有效經驗,為近視防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也讓自身在社會考察的過程中收獲成長與蛻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