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國藥控股海南有限公司為海口市一家醫院配送了一批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100ml)。通過醫保基金直接結算通道,藥企在6月初便收到了醫保基金支付的貨款32691.2元。而在過去,這筆錢預計要一年才能收回。
長期以來,醫藥貨款回款周期長是影響醫藥企業資金周轉、經營發展的癥結之一。為了破解這一難題,海南在全國創新推出醫保基金直接結算醫藥貨款省級全域直付,將直接結算范圍從集中帶量采購的藥品、耗材拓展到在省醫藥采購平臺采購的所有藥品、耗材;實現回款周期從原來的平均一年縮短至一個月內,有效破解醫藥貨款拖欠問題,保障了全省藥品耗材的供應穩定,更好滿足群眾就醫用藥需求。該創新舉措得到國家醫保局的充分肯定。
破解醫藥“回款慢”
半年多直接結算貨款24億元
“傳統結算模式下,醫保經辦機構每月將醫療費撥付給各定點醫療機構,醫療機構按照與醫藥企業的合同約定,定期將藥款打給企業。由于各醫療機構經營狀況不一,現金流相差較大,結算周期普遍需要6個月到一年,個別醫療機構甚至長達兩年。”海南省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說。
為縮短醫藥回款周期,2024年8月海南出臺《海南省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醫藥貨款工作實施方案》,后續又發布通知,在全國率先將在省醫藥采購平臺采購的所有藥品、耗材納入直接結算范圍。
“我省搭建貨款結算平臺,實現快捷便利支付。”省醫療保障局醫療醫藥服務管理處負責人介紹,我省依托省醫保信息平臺招采子系統,進一步優化醫保子系統的結算功能,按照“醫院下單、企業配送、醫保審核、基金買單”的思路,創新搭建全省統一的醫藥貨款結算平臺,將藥品、耗材采購交易信息和醫保結算信息互通,推進結算平臺和財務系統互聯,實現全流程在線操作,構建起統一的醫藥貨款直接結算流程。
今年2月25日,海南廣藥晨菲醫藥有限公司為文昌市一家醫院配送了一批甲磺酸阿帕替尼片,醫院收到貨后進行入庫、審核和對賬,3月11日該藥企收到回款34245.66元。該批藥品的回款周期僅半個月。
海南廣藥晨菲醫藥有限公司采購中心總監歐女士介紹,自從醫保基金直接結算以來,企業的醫藥采購資金快速回籠,大大提高了醫藥采購資金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企業的資金壓力減小,“政策實施對醫藥供應鏈都有好處,為整個醫藥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據海南省醫療保障局統計,自2024年12月2日海南省醫保信息平臺招采子系統啟動線上撥付以來,截至2025年6月30日,我省累計為481家醫藥企業直接結算醫藥貨款約24.09億元,回款周期從原來平均一年縮短至30天內,有效破解醫藥貨款拖欠問題,降低了醫藥企業運行成本。
緩解醫院資金壓力
即時結算與預付金協同賦能
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解決了醫藥企業資金周轉的難題,但醫院每月能拿到的醫保基金就減少了。該如何緩解醫院的資金壓力?
“醫保無論跟醫藥企業,還是跟醫療機構,都是相向而行的。”省醫療保障局醫療醫藥服務管理處負責人介紹,我省采取即時結算與預付金協同賦能,緩解醫療機構資金壓力。
一方面,對醫院實行“按月預結”:即醫院每個月申報醫保費用,醫保服務中心會在申報后的第二天,按申報額的90%撥付預結款給醫院。另一方面,建立了基本醫保結算費用預付管理機制,對于符合條件的醫院,在現有按月預結的基礎上,可申請再多預付一個月的醫保費用。
“以往醫院需要大量墊付醫保統籌部分費用,導致醫院運營資金壓力巨大。”廣東省中醫院海南醫院醫保部業務組長云女士介紹,醫保基金對醫院實行“按月預結”緩解醫院資金周轉壓力,保障醫院穩定運營,確保日常運營能夠正常進行。
云女士介紹,以前醫院醫保費用結算要與全省19個經辦機構對賬,如今只需要對接海南省醫療保險服務中心即可開展全省醫保費用的申報、對賬和結算業務。此外,即時結算還能促進醫院提升管理效率,助力醫院在服務質量與運營效率上實現雙提升。
記者 王洪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