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咱們國家不能免費醫療?應該是一件皆大歡喜的好事呀。對于大多數老百姓來說,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一個難題。然而,國家醫保局則表示,免費醫療在當前社會和經濟發展條件下并不可行,這是為什么?
為什么我國不適合免費醫療?內容中提到國家醫保局成立五年多以來,多次回復了免費醫療相關提案和建議。國家醫保局認為在當前社會和經濟發展條件下,醫保基金籌集資金的水平還不高,基金支撐能力還不足。那么在醫療保障方面,還要繼續堅持保基本的原則。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我國人口基數太大,免費醫療可能會面臨巨大的負擔。
首先就是財政壓力,免費醫療就需要巨額的資金的投入,可能就會對財政造成巨大的壓力。再一個,目前的經濟條件下,財政資金是有限的,啊,要在各個領域之間進行合理的分配。如果在醫療這個方面巨額的投入,那么就會削弱其他公共服務。其次如果實行免費醫療,可能會導致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這個很好理解。
目前醫療資源主要還是集中在大城市,相比之下,三四線城市或者農村地區,又或者說偏遠的地區,醫療服務就無法享受到同等待遇。道理很簡單,反正醫療有人兜底嘛,那么大家瞧病是不是要往更好的地方去?這就意味著,免費醫療會導致資源欠缺的地區醫務人員會流失,醫務人員一旦不足,就會進一步加重醫療服務質量不均衡。
綜上幾條來看,用醫保局的原話說,實行免費醫療是不利于我國醫療保障制度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那么個人承擔一定的醫療衛生費用是責任,也是有必要的。為什么我國不適合免費醫療?第一財經采訪的專家舉了一些案例這樣講到,放眼整個世界,目前所謂的免費醫療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國家辦醫院,搞計劃經濟,比如朝鮮就是采用這種模式。
還有一種模式就是全免或者幾乎免費,比如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北歐等國家,就是通過高稅收來籌集醫保基金,然后通過社會福利的方式向民眾提供服務。也就是說,這些國家的免費醫療關鍵在于繳稅,羊毛出在羊身上,花的全部是納稅人的錢。用專家的話說,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免費的不會是最好的。
除了上面兩種全免或者幾乎全免的模式以外,還有社會保險的模式。比如德國、日本等國家就采用了社會保險的模式,所在的工作單位和個人都要繳費,剩下部分由政府補貼,簡單來說就是全社會一起分攤。還有一種模式就是美國的純商業保險,不過特殊人群可以享受免費醫療,比如老人、殘疾人、貧困人群。
據相關機構統計,目前全世界有115個具有可比性的國家或地區,其中實行社會醫療保險的國家或地區有74個,占比為64.3%,也就是說社會醫療保險制度是國際醫療保障發展的主流趨勢,最后個人認為如果要轉向全民免費醫療,就必須要增加稅收,目前來看不太現實吧,所以免費醫療在當前階段并不適合咱們。
那么通過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合理分配醫療資源,這個方向才更符合我國國情。大家想想是不是這樣?好了,有說的不全面的地方,麻煩大家做個補充,給個評論,點個贊,關注我,我們下次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