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高速公路網G1535潮州至南昌高速的關鍵組成部分,梅州平遠至福建武平(粵閩界)高速公路(以下簡稱“平武高速”)自提出規劃建設以來,始終牽動著沿線百姓的目光。隨著2025年的到來,平武高速公路的各項前期工作也迎來了全面突破,標志著這條粵東北跨省新通道即將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為何會說2025年是平武高速廣東段的“突破之年”?原因如下:首先,在2025年4月17日至18日,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組織召開的初步設計評審會順利通過,標志著項目從藍圖走向落地邁出關鍵一步。期間,設計單位創新性采用BIM模型、電子沙盤等數字化技術,全面提升設計方案的科學性與可視化水平,得到了與會專家組高度認可。緊接著,6月2日傳來重磅消息:徑門口至程西段路基施工圖設計通過評審,這意味著施工招標的核心依據已完備。
目前,項目國高網段初步設計文件編制工作正加速推進,計劃2025年7月正式開工建設,2028年建成通車。值得關注的是,廣東省發改委已完成工可報告審批前公示,項目總投資61.66億元,建設工期36個月,資金將通過專項債券和自籌方式落實。
根據規劃方案可知,平武高速公路廣東段全長約42.7公里,起于平遠縣徑門口樞紐互通,與濟廣高速(G35)無縫對接,途經大柘、東石、上舉三鎮,終至差干鎮湍溪村粵閩界,與福建規劃建設的潮南高速武平段相接。全線采用雙向四車道標準,設計時速100公里,路基寬度26.5米,橋隧比達40.01%,包含特大橋2座、特長隧道1座。其中,線路在穿越五指石市級自然保護區時,經多方案比選,最終采用K線方案,以橋梁和隧道形式最大限度減少生態擾動,并通過選線唯一性論證。同時,沿線設置徑門口樞紐、平遠北、東石、上舉、差干5處互通立交及1處服務區,既滿足快速通行需求,又精準服務平遠縣城及東石、上舉等鄉鎮的產業發展。
待平武高速公路全線建成通車后,對于粵東北地區的發展有積極的意義:對于平遠而言,其作為“融灣入海”橋頭堡的地位將進一步凸顯——通過徑門口樞紐,可1小時直達梅州城區,2小時融入贛州、龍巖等蘇區核心城市,3小時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更重要的是,線路串聯起五指石、上舉相思谷等粵閩文旅資源,預計通車后將帶動沿線旅游收入增長30%以上。按照目前的進度,平武高速公路(廣東段)即使不能如期在7月開工建設,也會在年底前動工建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