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軍隊里,立下三等功、二等功和一等功分別有什么區別呢?
一句順口溜很好地解釋了它們之間的區別:“三等功站著拿,二等功躺著拿,一等功家屬拿。”
由此可見一等功的含金量。
而今天故事的主角祁發寶就是一個“活著的一等功”。
他駐守中印邊境27年。
從一個普通的邊防戰士一步步成為如今的烏魯木齊警備區副司令。
出身貧寒卻志氣不凡
祁發寶1979年出生在甘肅武威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像許多從小在貧困中長大的孩子一樣。
農忙時,他得幫家里放牛、種地。
農閑時,他只能穿著破舊的衣服,和村里的小伙伴在田埂上跑。
雖然生活艱苦,但祁發寶從小就被解放軍的故事深深吸引。
他常聽爺爺說起那些守衛邊疆的英雄。
這些故事像是激發了他內心的一股力量,讓他從小就渴望參軍。
他夢想著有一天,也能像那些英雄一樣守衛祖國的邊境。
1997年,年僅18歲的祁發寶毫不猶豫地報名參軍。
選擇了去西藏阿里這個當時祖國最艱苦的邊防區。
從那時起,在危機四伏的雪山巡邏就成了他生活的日常。
為國戍邊二十多年
初到西藏阿里,惡劣的自然環境就給了祁發寶一個下馬威。
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空氣稀薄。
許多士兵剛到駐地時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
許多新兵因為不適應高原環境,不得不退出。
但祁發寶咬緊牙關硬撐了下來,不過高原反應只不過是個小插曲。
祁發寶所在的部隊負責巡邏中國與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接壤的邊境線。
那里的巡邏路途極為艱辛。
許多哨所位于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雪山深處,常年冰雪覆蓋。
冬天氣溫最低可以達到零下四十攝氏度。
每次巡邏,戰士們都要背著幾十斤重的裝備,在風雪中艱難跋涉。
有時候,一個簡單的巡邏任務就要耗費數天、翻越幾座雪山才能完成。
有一次,祁發寶和戰友們在執行一次重要的邊防巡邏任務。
那時正值冬季,暴風雪突然襲來,氣溫急劇下降。
走在巡邏路上的祁發寶與戰友們只能靠彼此攙扶前行。
風雪太大,甚至看不清前方的路。
幾名戰士的衣服已經結滿了厚厚的冰霜,腳下的積雪足有齊腰深。
祁發寶帶頭打著手電筒,前面的路況不明,隨時可能掉進隱藏的冰縫里。
好在最終他們還是有驚無險地完成了任務。
這樣的邊防巡邏,對于身在阿里地區的邊防戰士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
加勒萬河谷沖突:生死一線
2020年6月的加勒萬河谷沖突,是祁發寶軍旅生涯中的高光時刻,
六月十五日,祁發寶與他的邊防戰士像往常一樣,按計劃巡邏。
當時的中印邊境局勢極為緊張,印軍一再挑釁、越線,破壞了雙方多年維持的和平狀態。
祁發寶作為團長,為了避免沖突進一步升級,他決定親自前往交涉。
帶著幾名戰士,毅然走向敵軍陣地。
誰知溝通無果,印度方面卻突然向中方士兵發難。
印軍以數量上的優勢迅速包圍了祁發寶一行人。
手持鋼管、石塊和尖銳的武器,朝他們襲來。
面對蜂擁而至的敵軍,祁發寶毫不猶豫沖在最前面。
頭部遭到石頭重創,一時之間血流如注。
“不能退!”這是祁發寶對戰士們發出的最后命令。
對方氣焰囂張,盡管人數上處于劣勢,但祁發寶和戰士們沒有一絲退縮。
誓死守住祖國的每一寸領土。
在那場持續了幾個小時的激烈搏斗中,祁發寶受了重傷昏迷了過去。
好在最終戰士們還是憑借著頑強的意志撐到了援軍趕到,守住了邊境。
六排勛表的含金量
祁發寶在沖突中頭部受創,手術后的他不得不忍受劇烈的頭痛。
經歷了數月的治療和康復,傷勢雖然逐漸好轉。
但卻在頭上留下難以愈合的傷痕。
對于祁發寶來說,這個大疤更像是一個功勛章。
傷愈后的祁發寶并沒有選擇輕松的崗位。
而是毅然回到了邊防線上,繼續履行自己的職責。
2021年,祁發寶記一等功,并授予“衛國戍邊英雄團長”的榮譽稱號。
這不僅是對他在加勒萬河谷沖突中的英勇表現的肯定。
也是對他多年軍人生涯的最高褒獎。
2023年,祁發寶正式升任為烏魯木齊警備區副司令。
在晉升儀式上,他胸前佩戴的六排勛表格外令人矚目。
勛表反映了一個軍人的功勛榮譽、服役經歷、崗位職務以及服役年限。
最多不會超過七排。
而在軍隊中,像祁發寶一樣佩戴如此之多勛表的,少之又少。
六排勛表不僅代表著祁發寶個人的無數次立功、受勛。
更象征著他為祖國邊防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
和平源于邊防戰士的默默付出
邊防線上,最難熬的其實是孤獨。
在這些荒無人煙的地方,日常通訊時常中斷,戰士們與家人見面的機會少之又少。
日復一日地生活單調又艱苦。
可祁發寶從未抱怨,保衛國家的榮光,遠比個人的孤獨與艱苦更加重要。
在漫長的駐守歲月中,祁發寶與家人的相聚時間少之又少。
他的妻子和孩子,已經習慣了在節日里只能通過電話或者視頻問候的日子。
盡管如此,家人也從來沒有抱怨過什么。
反而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著祁發寶的選擇。
家庭的理解和支持,讓祁發寶得以在前線無后顧之憂地投入工作。
雖然他與家人聚少離多。
但他知道,正是家人的犧牲和包容,才讓他有足夠的力量去守護祖國的邊防線。
這份家國情懷,支撐著祁發寶度過了無數個寒冷的夜晚。
也讓他無論面對多大的挑戰,都能從容應對。
在邊防線上,祁發寶不僅是一個領袖,更是戰友們的精神支柱。
總是以身作則,走在最前面。
無論是惡劣的天氣,還是危險的任務,他從不讓戰士們替他冒險。
有一次,部隊接到緊急任務,要求在極短時間內完成一段危險的山路巡邏。
西藏阿里地區在夏季會有大量降水,山路濕滑,隨時可能發生山體滑坡。
戰士們本想勸祁發寶留在營地,但他堅決不肯。
親自帶領隊伍,在風雨中艱難跋涉。
經過12個小時的連續行動,終于圓滿完成了任務。
祁發寶常說:“我也是一名普通的戰士,和你們一樣,只不過我的責任更重。”
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軍人的擔當。
戰士們對他充滿了信任,大家都知道,有祁團長在,他們的心里就有了底。
祁發寶對戰士們的關懷同樣無微不至。
他常常鼓勵新兵。
告訴他們:“守邊雖然苦,但這是我們一生中最有價值的事情。”
每當有戰士出現心理壓力或遇到困難時,祁發寶總是第一個發現問題的人,并且耐心開導,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祁發寶的故事,是無數邊防軍人共同經歷的縮影。
他們的故事,或許并不是每天都驚心動魄,但是沒人可以否定他們的默默付出。
最近這幾年,巴以沖突、俄烏戰爭都在向我們表明,這個世界遠沒有大家想象中的太平。
我們所享受的和平是邊防戰士為我們換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