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克群在濟南街頭“偶遇”患癌男孩道明和行動不便的譚女士,幫忙賣花、補過生日、轉賬5萬,感動全網。但仔細想想,一個明星是如何精準“偶遇”這對母子的?原來,吳克群是通過社交媒體刷到他們的賣花視頻后“主動聯系”的。所以,這不是“偶遇”,而是“精準投放”——明星公益的經典劇本:先找苦難,再演溫情,最后熱搜見。
譚女士平日擺攤日收入100多元,吳克群一來,直接飆到6000+。這數字乍看感人,細思極恐——到底是花真的賣爆了,還是路人沖著明星掃碼“做慈善”?更諷刺的是,很多人付了錢但“花也沒拿”,這不就是變相的“明星直播打賞”嗎?只不過這次,打賞對象換成了苦難母子。
吳克群不僅賣花,還貼心地為道明補辦生日,唱生日歌、送蛋糕、邀請看演唱會。表面看是暖心,但換個角度——如果沒鏡頭記錄,這場“生日驚喜”還會存在嗎?明星的善舉,到底是給孩子希望,還是給自己人設鍍金?
吳克群這次行動,成本是多少?一晚時間+5萬轉賬,換來全網熱搜、口碑暴漲。對比請公關團隊做形象管理,這簡直是性價比之王!難怪網友調侃:“這波操作,比買微博熱搜劃算多了。”
譚女士和道明的故事足夠催淚,但在這場“公益秀”里,他們更像“工具人”——明星需要他們的苦難來襯托自己的善良,媒體需要他們的眼淚來填充版面,網友需要他們的故事來滿足道德優越感。而真正的難題——40萬醫療債務、腫瘤復發、罕見病折磨——在熱搜過后,又有多少人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