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學費該不該漲價?其實早就該漲了!
最近一則國內大學學費今年普漲的新聞上了熱搜!國內公辦高校一般是1000元到3000元的漲幅。然后綜合學費均價大概是從6000塊錢每年漲到8000塊錢每年;然后民辦高校漲幅就更加夸張了,本來2萬到8萬的學費基數都比較了,然后還有3000到2萬的漲幅。于是今年要上大學的學生家長,一個二個也是怨聲載道。那么問題來了,如今的國內大學學費到底該不該漲呢?我們來看一下。
先給一下我的答案,其實早就該漲了!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接著往下看。其實我們先來看一下我國大學招生大規模擴招初期的時候,在2000年我國大學普遍學費在4000塊錢一年,如今24年過去了,在2024年我國大學學費也就翻了一番,達到了8000塊錢每年。當然這里說的主要是公辦高校部分;然后民辦高校這塊,在2000年我國民辦高校學費大概是1萬塊錢一年,如今到2024年,我國民辦高校學費大概在3萬塊錢一年,差不多增長了兩倍。那么過去24年,我國公辦和民辦高校的漲幅和學費絕對額度過分嗎?答案是一點都不過分。想想如今自己的娃上幼兒園,很多地方的學費基本上都是2000多塊錢一個月,算到一年也就是3萬塊錢。幼兒園小朋友上學,一年的學費支出都相當于大學的民辦高校的學費了。差不多相當于大學公辦學校一年學費的4倍了。那么問題來了,小朋友上幼兒園時候都沒有叫難。然后讓大學了還是這個學費標準,就開始叫難了?顯然是不合理的。
然后再來看一下,我國24年來的老百姓生活水平提升情況,在2000年的時候,我國老百姓人均GDP只有8024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721元每年。按照可支配收入來看,一個四口之家,那時候一年的收入也就是15000塊錢不到。如果家里有一個娃上大學,按照上公辦大學來算,大學學費占到家里開支的四分之一了。如果同時有兩個娃上大學,那么家里上大學學費占到家里開支的一半以上了。對于2000年來說,上大學確實是比較艱難。尤其是如果家里出了上民辦大學的大學生,基本上已經很吃力了!
然后時間再到了2024年,我國人均GDP為9.57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13萬元。然后這個時候公辦大學學費是8000每年,民辦大學學費是3萬每年。還是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4.13萬元的口徑來算。一個四口之家一年的收入有16.5萬元。家里如果一個學生上大學的話,那么公辦大學一年8000塊錢學費,只占到家里開支的5%都不到。就算是兩個學生同時上公辦大學,一年學費也就16000,占比家里收入不到10%;就算是極端情況,家里同時有兩個學生上民辦大學,那么每年的學費也就6萬,占比家里的開支也就是三分之一多一點,是完全負擔得起的。
綜合來說,我國最近24年以來,公辦大學學費只漲了1倍,民辦大學學費只漲了兩倍。而我國的人均GDP卻漲了12倍,人均可支配收入漲了11倍。我國的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漲幅遠遠高于大學學費的漲幅。所在在國內目前基本上是不存在上大學難的問題。國內的大學學費不是越來越貴了,而是相對來說是越來越便宜了。國內大學學費還應該繼續漲,應該與我國綜合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目前公辦大學一年學費2萬左右才算正常,8000塊錢學費確實低了。而民辦高校的綜合學費還應該從如今的一年3萬,漲到一年4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