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劉亦菲一襲白衣化身不食人間煙火的“王語嫣”,驚艷了無數觀眾的青春。
“神仙姐姐”的名號響徹娛樂圈。
如今,在影視圈競爭越發激烈的當下,獎項角逐成了“照妖鏡”。
白玉蘭頒獎典禮6天后,人民日報銳評新晉視后宋佳的獲獎感言火出圈。
明明通篇沒提劉亦菲三個字,網友卻集體開啟“閱讀理解”模式。
句句提醒劉亦菲的背后,究竟藏著娛樂圈怎樣的生存法則?
01
都說宋佳只參加“諸神之戰”。
2012年,《懸崖》自播出以后就備受好評。
尤其是“顧秋妍”掉下懸崖那段,點煙取暖、丟鑰匙、抹掉證件上的字等一系列動作足以封神。
靠著如此精彩的表演,她順利提名白玉蘭獎。
而那一年她的對手是蔣雯麗和孫儷等人。
尤其是“娘娘”,提名作品還是引發全網追劇的《甄嬛傳》。
當白百何念出宋佳的名字后,“甄嬛”直接失去表情管理。
而“顧秋妍”先是露出笑容然后激動到落淚。
也是這個角色,讓宋佳在楊冪、陳數、岳紅等人入圍作品的情況下,一舉拿下了金鷹電視藝術節最佳表演藝術獎。
更絕的是 2013 年,《一代宗師》這部電影在各大頒獎典禮上大殺四方。
“國際章”借此拿到了金像獎、百花獎、金馬獎等12座影后獎杯。
而她缺少的金雞影后榮譽被宋佳摘得。
當自己名字被念出那一刻,她也難掩激動。
再看這次的白玉蘭。
熱度較高、相對年輕的有楊紫與劉亦菲。
兩人的作品不僅熱播,還帶紅了紅牡丹與黃玫瑰。
且二人的作品厚度也很高。
就是在這樣一個誰得獎都是實至名歸的情況下,宋佳二封視后。
本以為她得獎后,其余提名的女演員會失落,沒承想現場一片祥和。
坐在后方的馬伊琍揚起嘴角,鼓掌獻上祝福。
一旁的閆妮直接獻上鮮花。
所有人都圍著新晉視后開懷大笑的場景也成為了當晚最動人的名場面。
隨后,宋佳的獲獎感言更是讓觀眾看到了女性力量、看到了她們之間惺惺相惜的動人情誼。
“我們站在這里,不是因為我們有多年輕漂亮,不是因為我們把事業家庭平衡得很好,也不是因為我們穿了新一季的衣服,而是因為我們有創作的能力。”
“文藝工作者是可以用作品走進觀眾內心的,人間煙火是最大的流量,真善美永遠是最有力的表達。”
此時,人民日報就給出了極高的評價:真誠又動人。
6天后,官媒再度銳評了這件事。
02
張桂梅的大半生用無私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是她讓一個個女孩子走出了大山。
為了更好地呈現人物,《山花爛漫時》整個劇組都走了張老師的家訪路。
在得知自己要飾演這樣有信仰的角色時,宋佳的第一反應是不敢相信。
畢竟173cm的她太高了,外形上就不合適。
還是導演說她像后,她才接下這個別人都不要的角色。
外形上像是不可能了,那就從內心上像。
為此,她建議導演、編劇坐在一起開一個圍讀會,她還加入了“你拉倒吧”這樣生動的、生活氣息濃厚的話。
后來,這一口東北話也成為了她演繹角色的“鑰匙”。
當然了,去見張老師本人也是必不可少的。
宋佳也在相處中看到了對方可愛的一面,原來張老師日常生活中就像個小孩子一樣。
她詮釋的張桂梅也的確是工作中精益求精,生活上特別簡單。
不再是苦難人物,而是為了信仰勇敢向前的人。
更可貴的是,她完全融入了這個角色。
宋佳總是想自己為孩子做的,遠不如張桂梅本人。
而她心里所種下的種子,也將成為她一輩子的財富。
所以,她才會在獲獎后說出信仰、信念和信心任何時候都特別重要這樣的話。
所以,人民日報的評價可謂是句句都進觀眾的心坎里。
與張老師外形不相似的宋佳靠的是走進人物的精神世界才獲得了觀眾的好評。
才會讓非粉轉發,演技才會出圈。
最后,官媒再度聚焦 "演員靠什么留住觀眾" 這一永恒命題。
其實答案早已藏在白玉蘭的頒獎現場。
“對創作始終葆有樸素的情感,對觀眾始終抱有敬畏的態度。”
“過硬的創作能力會贏得大流量,好作品、好演員終不會被埋沒?!?br/>
這些話可謂是字字都在夸贊宋佳,句句都在提醒整個流量圈。
03
本次白玉蘭視后提名中,楊紫與劉亦菲同為流量代表。
為何大家會想起后者呢?
因為楊紫一直都抱著謙遜的、向前輩學習的心態參加白玉蘭典禮。
當晚似乎成為她學習和交友的場所。
而同樣流量大的劉亦菲不僅沒有到場,且粉絲發言很不體面。
自2022年正式回歸電視劇領域后,“神仙姐姐”相當高產,實現了一年一部戲。
尤其是“黃亦玫”這個角色,還讓她提名了白玉蘭視后。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間她幾乎靠著這個角色大殺四方,還有人稱她已經拿到了白玉蘭所有的前哨獎。
這樣看,她的獲獎概率似乎很高。
前一天,劉亦菲如期出現在提名之夜的紅毯上。
當天,她神態自信,盡顯提名者風范。
發言時也落落大方,不僅感謝了主辦方,還肯定了其他的提名者。
可誰也沒有想到,推了奢侈品大秀也要參加榮耀之夜的她,在頒獎那天卻缺席了紅毯。
眼尖的網友也發現她的ID變成了北京。
網上也出現了很多的謠言。
例如上海下暴雨,她的衣服被浸泡了。
主辦方本來告知是劉亦菲,她在頒獎前夕得知是別人就不想去了。
謠言瘋傳之際,一些粉絲還在那里贊揚她的“鐵骨錚錚”,還自稱巨星。
劉亦菲是火遍全球,但她不得這個獎就是“水”?
甚至還有自稱仙粉的一位網友要求主辦方公開票數。
雖說不少人扒出這位網友疑似是自編自導,但劉亦菲本人卻是被罵慘了。
其實,劉亦菲的演技一直都沒的說,14歲就能演出“白秀珠”的愛恨糾葛。
還未成年就擁有了《天龍八部》等口碑之作。
此外,她的商業價值,也是一騎絕塵。
連每次出席活動都能因為美貌引發熱議。
但一直以高顏值和眾多經典角色為人熟知的她,在演技的打磨和對現實題材作品的涉獵上,與宋佳相比,似乎稍顯遜色。
“黃亦玫”與“張桂梅”相比,在深度和對現實生活的映照上,高度也不夠。
更別說,當劉亦菲的粉絲還自稱“鐵骨錚錚”、“圈地自萌”之際,宋佳早已用演技贏得了路人的尊重。
這種對比本身,恰是對“流量如何破圈”的鮮活注解。
所以,人民日報的銳評表面是對宋佳腳踏實地耕耘演技的盛贊,實則句句指向行業現狀。
恰似隔空提醒劉亦菲以及更多流量大與粉絲多的演員:
流量的泡沫終會消散,唯有回歸表演初心,打磨創作實力,才能收獲真正的認可與尊重。
結語
從“顧秋妍”到“張桂梅”,宋佳用時間證明:
好演員的征途,是角色的星辰大海。
或許某天,當娛樂圈不再用“流量”劃分陣營,當獎項不再是“粉絲吵架”的根源。
我們會看見更多動人場景。
就像白玉蘭當晚,對手們真心為實力鼓掌,那才是演藝界最美的煙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