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隊這個休賽期真是沒讓人失望,剛剛傳出裁掉中鋒蘭代爾的消息,轉頭又把年輕的惠特摩爾送進杜蘭特那筆七隊大交易的傳聞里,這一連串動作說是“擺爛,其實更像是高層在棋盤上落子,敢賭也敢放手,問題來了,這種大刀闊斧的操作到底是自信還是無奈,球迷怎么看都覺得有點意思
先聊蘭代爾,29歲的中鋒,數據不算拉胯,場均4.8分3.3籃板,效率也在線,投籃命中率53%,三分甚至能到42%,怎么看都是個合格輪換,關鍵是火箭隊壓根就沒打算讓他長期留下,本來談好的合同保障日一再推遲,最后趕在7月8日前裁掉,一下子省下800萬美元薪資空間,表面上看是精打細算,但真要說對陣容有多大影響,可能也就那樣,畢竟亞當斯續約、卡佩拉回歸,火箭內線已經人滿為患,蘭代爾的位置自然被邊緣化了
但這樣簡單嗎,細細想來,火箭其實是在為更大的交易騰空間,畢竟現在聯盟流行“薪資騰挪術,有操作空間才有談判的底氣,尤其是涉及到杜蘭特這種級別球星的交易,哪支隊伍不想插一腳,蘭代爾被裁掉,既是為自己爭自由,也是為球隊爭主動權,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這種操作就像酒桌上提前退席的人,雖然先走但也留下了話題和懸念
說到杜蘭特那邊,這筆交易一波三折,現在又扯進了七支球隊,惠特摩爾成了其中的小棋子,有點“被動營業的味道,年輕的前鋒剛打出來點苗頭,馬上就要卷入超級球星的交易大漩渦,從球隊角度看,火箭愿意放手,是對即戰力的渴望,還是覺得惠特摩爾天賦有天花板但兌現慢,不管是哪種選擇,風險和收益都擺在那,畢竟杜蘭特這種級別的球員能攪動聯盟格局,哪怕只是參與交易,也能讓管理層夜夜失眠
有意思的是,杜蘭特交易并沒定論,媒體爆料說涉及七支隊伍,這種“聯盟頂配拼圖級別的交易,歷史上也沒幾次,火箭只要能在里面分一杯羹,無論是換到即戰力還是騰出空間,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但說到底,真把惠特摩爾送走,球迷心里還是有點舍不得,畢竟是自己一手培養起來的潛力股,多少有點“養成系白送的遺憾感
再說回蘭代爾,裁掉他其實不意外,火箭內線冗余早有苗頭,亞當斯+卡佩拉組合比起蘭代爾更有保障,尤其是打硬仗的時候,經驗和身體都更硬朗,蘭代爾雖然技術全面,但在火箭并沒有展現出絕對不可替代的作用,說白了就是“性價比不夠,與其硬留著交全額工資,不如早做打算,讓他去市場上再搏一把,也給自己留點操作空間,這種做法算不上絕情,但也絕對現實
對于球迷來說,這一波操作怎么看,大家意見不一,有人覺得火箭終于肯下狠手了,不再一味地堆積潛力股,而是學會了用空間和資源換回更有把握的即戰力,也有人擔心,萬一杜蘭特交易黃了,惠特摩爾又沒了,蘭代爾也走了,球隊會不會竹籃打水一場空,其實這種擔憂不無道理,畢竟火箭這些年折騰得夠多了,年輕人一波接一波,能留下來的沒幾個,真要等到陣容成型,球迷的耐心還能撐多久
不過換個角度看,聯盟就是這樣,強隊靠變,弱隊靠賭,火箭現在正處在十字路口,既不甘心徹底擺爛,又不想死守舊陣容,管理層只能一邊試錯一邊下注,說白了,誰都不想成為被時代拋下的那個隊,蘭代爾的離開和惠特摩爾的離場,都是火箭自我革新的陣痛,能不能賭贏,得看后續大交易怎么落地
最后一句話總結,火箭隊這波操作夠大膽,既有現實考量又帶點無奈,既要空間又要未來,既不徹底擺爛也不肯原地踏步,這種“邊試邊賭的路數,成了就是騷操作,輸了就只能被噴“自廢武功,只能說,火箭管理層和球迷都得做好心理準備,畢竟聯盟風云變幻,誰也說不好,明天會不會有更大的瓜等著
你說巧不巧,這才剛到7月,火箭又要成全聯盟的流量擔當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