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日本畫家預言的“日本末日”僅剩下1天,不少人都“人心惶惶”。
這次與之前傳言的“世界末日”不同,近期日本的地震帶活動確實異常頻繁。
僅僅兩周之內,日本南部地區(qū)發(fā)生的地震就已經近千次,而且就在7月3日一座火山還發(fā)生了噴發(fā),火山灰直沖5000米的高空,不少日本人登上了離島的飛機....
兩周之內,日本地震已經近千次
說來也巧,這段時間日本確實沒太平。從6月21日開始,日本南部的吐噶喇列島海域頻繁發(fā)生地震,至今已經累積了900多次有感地震。
島上的居民幾乎夜夜難眠,疲憊和焦慮在社區(qū)中蔓延。人們不光是被震醒的,更是被一種持續(xù)的、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fā)生什么的恐懼壓得喘不過氣來。
有居民表示,“地面好像一天到晚都在搖。”更有甚者,說即使沒有地震也覺得在晃。
這種說法乍聽像是心理作用,可是想想在兩周里感受到上百次地震,產生這種幻覺似乎也并不夸張。
而就在7月3日,又一件“刺激神經”的事發(fā)生了——新燃岳火山突然噴發(fā),火山灰直沖五千米高空。
這座位于鹿兒島縣和宮崎縣交界的火山,并不是第一次爆發(fā),但湊巧的時間點和那本漫畫的時間線疊在一起,還是讓不少人心頭一緊。
于是,日本各地的防災產品銷量開始上漲。不少商店出現(xiàn)了干糧、水桶、帳篷、便攜式馬桶等物資的搶購潮。人們嘴上說“當然不信這種東西”,行動上卻一套一套的。
有人買防災物資,有人買機票離境
畢竟花點錢買“安心”,怎么看也不虧。也許大家也不是真的相信預言,而是對目前這一連串“巧合”感到不安。在科學無法提供確定答案的時候,恐慌自然填補了空缺。
更值得一提的是航空方面的動向。一些航空公司已經開始悄悄減少了赴日的航班,理由五花八門,有的是機組調度,有的是需求變化,實際原因倒也沒人敢明說。
但離開日本的航班倒是異常緊張,很多人提早取消了旅行計劃,甚至干脆買了票離開。就連日本國土交通省也承認,出境人數(shù)確實出現(xiàn)了增長。
民間的態(tài)度也在悄然分化。一位不愿具名的廣播作家接受采訪時表示,“不管真的假的,我會帶著兒子在5日那天離開東京。”
原本他打算就此做一期節(jié)目,探討這一預言帶來的社會心理效應,結果被電視臺一口回絕,理由是“避免引發(fā)公眾恐慌”。
但這位被拒絕的節(jié)目策劃人后來又得知,那位說要“防止引發(fā)恐慌”的制作人,也悄悄定好了4日的出行計劃,準備帶家人離開。
日本各種辟謠,但效果甚微
說起來,整個社會的氛圍確實有些古怪。一邊是官方和專家不斷辟謠,氣象廳長官野村龍一親自出來表示:“完全沒有根據(jù),不要相信。”
他指出,科學目前并沒有預測出具體某天會發(fā)生地震的技術,這種說法純屬杜撰。
因為不論說多少遍“不可信”,民間該搶水搶水,該逃離逃離。
有人是真的怕,也有人是借此機會休假出游。社交媒體上,有人曬出“臨時逃難旅拍”,拍的是北海道避暑勝地,也有人把自己家改成“臨時避難所”,配上搞笑濾鏡發(fā)到網(wǎng)上。
還有人開玩笑說:“如果真地震了,我就搬去漫畫家家門口搭帳篷。”聽起來荒唐,但這正是當下日本社會真實情緒的縮影——一半認真,一半自嘲。
當然,也有不少人完全不買賬。他們上班照常,下班照舊,在社交平臺上表示“7月5日該打卡還得打卡”,完全無動于衷。
有人說預言這玩意就是“都市傳說升級版”,也有人指出,那個龍樹諒本人都已經出來解釋過自己并不是“先知”,只是畫了一個自己“夢見”的東西。
他甚至表示,完全不希望人們因為他的作品而恐慌。
即便如此,距離那個“被預言”的日子越來越近,一部分人依然選擇離開日本。他們不說自己是因為相信預言,但卻在行動上作出謹慎選擇。有的人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參考資料:
光明網(wǎng) 2025-07-04 《日本發(fā)布“紅色強震警報”》
中國新聞網(wǎng) 2025-07-03 《接連地震911次!日本:當?shù)鼐用駵蕚浜秒S時避難》
聚焦資訊 2025-07-04 《日本一火山噴發(fā) 火山灰柱高達5000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