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世界營養聯盟、全球綠色聯盟(北京)食品安全認證中心及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25全國低GI與健康食品發展論壇》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圓滿召開。
本屆展會及論壇吸引了來自全球2000多家健康食品及原料供應商、10多萬專業觀眾和專業買家齊聚一堂,共同展示各類健康食品并探討健康食品產業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
論壇背景與目的
本次論壇積極響應和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以及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25-2030年)的戰略規劃和指示精神,旨在推動中國健康食品產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低GI與健康食品的創新與應用。
權威專家齊聚,共話健康食品新趨勢
論壇邀請了食品及營養健康領域的權威專家教授作專題報告。
上海交通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隋中泉在《低GI飲食在體重管理及血糖控制中的實踐應用》中,詳細闡述了低GI飲食在體重管理和血糖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低GI食品通過減緩消化吸收速度,穩定血糖水平,有助于控制體重和改善代謝健康。
世界營養聯盟總裁、全球綠色聯盟(北京)食品安全認證中心主任何紹群則帶來了《全球健康食品榜&低GI全谷物健康食品認證體系與標志應用實踐》的分享。何紹群總裁不僅解讀了“全球健康食品榜”的目的和意義、評價要素、評分規則及上榜產品的相關技術要求,同時還介紹了低GI食品、健康食品、全谷物食品、植物基食品、低嘌呤食品等創新型認證項目體系及應用實踐,引發了行業的高度關注。
企業創新成果顯著,低GI食品市場蓬勃發展
河北今旭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社民在論壇上分享了企業在低GI食品領域的創新成果。他介紹,今旭面業致力于健康食品的研究開發,推出豐富多樣的低 GI 主食產品,覆蓋面條、饅頭、包子等多種品類,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旗下系列產品取得了國家專利,并開展了低GI、全谷物食品等認證。通過數據反饋,今旭面業低GI面條增長迅速,大健康低GI食品深受消費者喜愛。
健康飲品原料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路徑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員畢金峰在《健康飲品原料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路徑》的報告中,探討了健康飲品原料的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路徑。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飲品需求的不斷增長,原料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通過精準化設計與智能制造、功能化加工與品質調控等手段,可以推動健康飲品產業的升級與發展。
特殊人群營養需求與功能食品開發
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劉銳在《特殊人群的營養需求與功能食品開發》的報告中,針對嬰幼兒、學齡前兒童、學齡兒童、孕產婦、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營養需求,探討了功能食品的開發方向。隨著特殊人群對營養需求的不斷增加,功能食品市場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全谷物食品:健康效益與市場前景廣闊
武漢輕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剛在《全谷物食品:健康效益驅動下的市場前景與挑戰》的報告中指出,全谷物食品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然而,當前我國居民的全谷物攝入量遠低于推薦水平,市場潛力巨大。預計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增強和政策的支持,全谷物食品市場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可穿戴設備與健康食品的個性化定制
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生物傳感實驗室的何森田,在《可穿戴設備與健康食品的個性化定制》的演講中,探討了從“低GI”食品向“個性化營養”轉變的趨勢。她介紹了可穿戴設備在營養監測中的應用現狀,特別是基于體液的可穿戴設備如何通過電化學傳感器實時監測用戶的生理指標,如血糖、電解質及維生素水平等。何森田還展示了多維度整合的數據平臺NutriTrek與AIFoodDB,如何通過AI算法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營養建議和飲食方案,開啟了個性化營養的新時代。
食品健康評價體系的全球現狀及比較研究
世界營養聯盟榜單事業部項目經理連紫瑾,在《食品健康評價體系的全球現狀及比較研究》的演講中,系統梳理了全球及中國健康食品市場的現狀,并深入分析了不同國家和地區食品健康評價體系的構建與運作。并詳細介紹了N-P模型、N+P模型、二元評估模型、風險分級模型及多維度評價模型等評價體系,并通過案例展示了世界營養聯盟推出的全球健康食品榜的評價體系,為食品企業提供了明確的健康導向和研發方向。
低GI主食革命:從傳統谷物到新原料開發
周琪樂研究員,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的專家,在《低GI主食革命——從傳統谷物到新原料開發》的演講中,分享了低GI主食在健康危機倒逼下的轉型必要性。他介紹了傳統谷物的局限性及升級路徑,包括遺傳育種、工藝革命及高效復配等策略。同時還展示了新原料開發的前沿成果,如萌芽燕麥飯、椰子面粉與杏仁粉等跨界原料在低GI主食中的應用,為低GI食品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藥食同源健康食品飲品市場的消費趨勢與需求
上海中醫藥大學王雨穠教授,在《藥食同源健康食品飲品市場的消費趨勢與需求》的演講中,回顧了藥食同源的發展歷程,并探討了其在現代健康食品飲品市場中的創新應用。還介紹了多種藥食同源物質在現代飲品中的應用實例,如丁香茶、八角茴香拿鐵等,并提出了結合中醫養生理念開發新的健康飲品的策略。王教授還分析了藥食同源飲料的市場趨勢,指出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健康需求增長、技術創新及政策支持等因素將推動藥食同源行業的快速發展。
AI預測GI值:機器學習在食物數據庫中的突破應用
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陸維盈副教授,在《AI預測GI值:機器學習在食物數據庫中的突破應用》的演講中,展示了AI技術在食品領域特別是GI值預測方面的最新進展。介紹了AI的發展歷程及其在食品行業中的廣泛應用,如病蟲害識別、生產過程優化及個性化營養建議等。詳細闡述了機器學習模型在GI值預測中的應用,包括多模態數據融合、深度學習算法及AI模擬消化過程等前沿技術,為參會者揭示了AI在食品健康領域的巨大潛力。
論壇形式多樣,促進交流合作
本次論壇不僅設置了專家報告和論壇分享環節,還安排了參觀學習活動。演講內容豐富、見解獨到,不僅為參會者提供了全面的行業知識,更為健康食品行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參會代表們還參觀了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健康產品展覽會、2025亞洲天然及營養保健品展,并與現場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合作。
展望未來,共創健康食品產業輝煌
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斷增長和政策的支持,低GI與健康食品市場將迎來快速發展期。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為行業內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和科研人員提供了一個交流合作的平臺,共同探討低GI與健康食品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我們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低GI與健康食品產業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