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總統普拉博沃大贊中國印尼合作的電池生態系統項目,并稱其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戰略項目”,這顯然是至高評價,畢竟這一項目一經落地,將直接奠定印尼在東南亞的電池領域的地位。
印尼方面非常重視這一項目,以至于普拉博沃親自出席項目奠基儀式,并留下對未來的美好期待和展望。這一項目是由中資企業寧德時代與印尼的安塔姆、印尼電池公司共同籌備的,雙方共同投資59億美元,發展新能源電池,而這次的選址也非常巧妙,選在了印尼鎳礦資源豐富的北馬魯古省東哈馬黑拉和西爪哇省卡拉旺。
實際上,在新中國成立的第二年,中國便與印尼建交,在建交的75年時間里,兩國共同經歷了太多風雨,早已升級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同時也是中印尼命運共同體。在這樣的關系下,中國和印尼企業的合作,給印尼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這個價值59億美元的跨國項目,涵蓋礦產的開發和冶煉、電池材料、回收和制造等領域,說白了,就是中企在印尼直接建了個電池生產全產業鏈,這不僅為印尼民眾帶去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也為該國經濟發展帶去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全球鎳礦分布中,印尼得到了大自然的眷顧,成為全球鎳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不管是產量還是儲量都是位居世界首位,甚至可以說是全球最具發展新能源優勢的國家。可惜該國發展新能源的技術不太成熟,無法發揮出鎳礦的最大優勢,就在這時候,中方雪中送炭,與該國合作研制新能源電池,幫助該國打開東南亞的電池市場。
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全球有目共睹,光是今年前5個月,中企就生產和銷售了300萬輛新能源汽車,加速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但有一個問題就是,中國的鎳資源相對比較貧乏,大多依賴進口。再加上印尼出臺鎳礦出口管控政策,讓中方獲得鎳礦的渠道相對更被動。
既然鎳礦進來很困難,那我們就選擇走出去。綜合考慮之下,中方與印尼達成了合作的共識,印尼提供關鍵原材料,我們提供關鍵技術,兩國合作實現共贏。說干就干,中國和印尼合資的生態電池生產全產業鏈,奠基儀式已經落幕,就等開工建廠了。
中國印尼這次的合作,幾乎解決了印尼當前的大難題。一方面,印尼苦于缺乏關鍵技術,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舉步維艱,而隨著中企的技術入股,幫助該國解決了鎳礦出口的單一化,讓印尼也能吃上鎳礦生產電池的紅利。
另一方面,東南亞國家目前還沒有對新能源電池的涉獵,如今中國與印尼的合作,為東南亞國家開創了先例,未來,隨著中國和印尼合力發展,印尼將會成為東南亞地區的“領頭羊”,實現新能源自主研發。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這一項目順利落地后,必然會帶動該國經濟快速發展。在全球發展新能源的當下,新能源電池正在經歷一場綠色變革,印尼這兩地的工廠一旦落地,很可能會拓寬國際合作伙伴,帶動經濟發展是必然的結果。再加上隨著工廠的建成,為幫助該國創造3.5萬個就業崗位,從而解決當地的就業需求。
總之,與中方的這次合作,將很大程度解決印尼的多個難題。
而站在中方的角度來看,與印尼拓展電池合作項目,同樣具有里程碑式的戰略意義。
中國是個貧鎳國,一旦有人在鎳礦方面故意設置障礙,必然會影響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而隨著中企帶技術走出去,那么就沒有“卡脖子”的困擾,可以安心生產新能源電池,確保新能源汽車的“心臟”能夠持續跳動。
而且,中國與印尼的合作模式給外界提供了一個新思路,這樣一來,各國都可能會評估自身優勢,與中方展開多樣化合作,從而讓自身優勢最大化。同時也讓外界看到,中國確實是真心實意與別國合作,最終實現1+1>2的結果。
實際上,中國對印尼有著比較特殊的感情,不僅是因為兩國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更是因為印尼對中國的坦誠。普拉博沃當選總統之后,出訪的首站選擇的就是中國,堅定支持一個中國原則,并將兩國合作升級為“五大支柱”合作,是中國首個開啟“2+2”對話機制的國家,該國的雅萬高鐵是中企承建的,印尼與中國之間有著太多的合作,也正是這些合作,讓兩國更相信彼此的誠意。
說到底,中國和印尼的合作,不僅僅是簡單的你出資源我出技術,而是通過資源整合、技術創新和重塑規則的方式建立的一種新型合作模式,這樣的合作模式或將影響更多的國家,為全球的合作帶了個好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