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7月1日,美國拉著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召開了一場會議。
在會議中他們雄心勃勃,揚言要構建一個“沒有中國”的稀土供應鏈。
但誰也沒想到的是,"四方關鍵礦產倡議"的墨跡還未干,他們就突然發現,美國已經接連對中國退了好幾步。
美國到底做了哪些讓步,這場對中國的"稀土反擊戰",為什么開場就演成了左右互搏的荒誕劇呢?
稀土禁令下的西方困局
自從今年4月份,中國對稀土出口實施更嚴格的管制措施后,眾多依賴中國稀土的國家瞬間陷入了焦慮中。
數據顯示,全球超過80%的稀土精煉產能集中在中國,而美國F-35戰斗機、愛國者導彈系統等尖端武器的生產都離不開中國稀土。
面對供應鏈“突然收緊”的擔憂,美日印澳四國終于在7月1日達成共識,啟動“四方關鍵礦產倡議”。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宣稱,要推動關鍵礦產供應鏈多元化,減少對單一國家的依賴,然而,這場看似團結的聯盟從一開始就充滿裂痕。
當四國外長在華盛頓握手合影時,他們各自國內正上演著分崩離析的戲碼:日本被迫推遲年度美日防長會議,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痛批盟友"占美國便宜";
印度則因美國介入克什米爾事務而怒火中燒;至于澳大利亞,其引以為傲的"奧庫斯"核潛艇協議正接受美方嚴苛審查。
拋開政治裂隙不談,聯盟的技術根基更顯脆弱,全球稀土精煉產能八成以上握在中國手中,這種壟斷地位根本無法輕易打破。
稀土聯盟的先天缺陷
四國聯盟的成立看似聲勢浩大,實則面臨著難以逾越的技術鴻溝。
以美國為例,雖然本土稀土礦也不少,但精煉能力嚴重不足,MP Materials公司的工廠每季度僅能生產500噸稀土氧化物,且需要依賴中國提供的半成品原料。
更諷刺的是,美國國防部曾資助的德州稀土分離工廠,因審批流程拖沓至今未能投產,這種“采礦有余,加工不足”的現狀,讓美國在稀土產業鏈上始終受制于人。
技術之外,成本也是一道難以跨越的坎,中國自上世紀 80 年代起就開始布局稀土產業,通過規模化生產和技術迭代,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
而西方國家若要重建類似體系,不僅需要投入數千億美元,還至少需要5-10年時間。
更麻煩的是,環保法規的限制讓西方企業舉步維艱——美國一座稀土礦從立項到投產平均需要29年,這種效率在全球競爭中毫無優勢可言。
美國的“兩面派”操作
耐人尋味的是,就在四國聯盟成立的同時,美國卻在多個領域對中國做出讓步。
在礦產聯盟成立后的七十二小時內,美國繼航空發動機解禁之后,商務部又取消了對華芯片設計軟件出口管制,連能源企業出口乙烷的限制也一并解除。
這些曾被當作"對稀土管制的報復"的籌碼,如今被白宮輕描淡寫地收回囊中。
更值得玩味的是,特朗普政府此前暫停的核設備出口許可也在逐步恢復,西屋電氣等企業重新獲得了進入中國市場的資格。
這種“邊對抗邊妥協”的策略,暴露出美國在稀土博弈中的困境。
一方面,美國需要維持對華戰略競爭的姿態,以安撫國內鷹派勢力;另一方面,美國企業又難以承受供應鏈斷裂的代價。
例如,波音公司因C919項目受阻,已損失數十億美元訂單,而通用電氣等企業更是直接將中國市場視為“救命稻草”。
這種利益沖突,讓美國在稀土政策上陷入了“說一套做一套”的尷尬境地。
中國的破局之道
面對西方的圍堵,中國早已做好了戰略布局。
2025年新修訂的《礦產資源法》將"保障國家礦產資源安全"首次寫入立法宗旨,明確表明稀土成為立法目標。
同時,中國稀土集團進行高層調整,引入國際對口專業人才,推動稀土產業向“軍民分軌”轉型——民用稀土通過市場化機制運作,而軍工稀土則實施嚴格的閉環管理。
在技術自主方面,中國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長江- 1000A發動機在試運行中表現“遠超預期”,核心指標接近國際水平,預計年內將裝機測試。
印尼鎳礦項目的成功,更彰顯了中國在關鍵礦產領域的技術優勢——中企通過高壓酸浸技術,幫助印尼建立了完整的鎳產業鏈,而西方企業卻因成本過高紛紛退出。
這種技術壁壘,讓中國在稀土博弈中占據了主動地位。
大國博弈的明暗棋局
四國礦產聯盟的誕生與美國的接連讓步,構成當今國際關系最生動的隱喻。
當華盛頓試圖用聯盟政治圍堵中國時,其國內的政治分裂與經濟依賴卻不斷扯其后腿;當盟友們還在會議室里構想"去中國化"藍圖時,美國企業早已用腳投票,爭相重返中國市場。
在C919總裝車間里,長江-1000A發動機的裝機測試正穩步推進;在商務部大樓,新修訂的礦產法實施細則加速制定。
而在全球貿易棋盤上,中國手握稀土這張王牌,卻更專注于修煉內功。
這種戰略定力恰恰反襯出西方的焦慮——正如某位歐洲智庫研究員所言:"當中國停止揮舞稀土大棒時,西方反而更加坐立不安,因為他們永遠猜不到下一張牌是什么。"
這場圍繞稀土的博弈遠未終結,但可以確定的是,當美國一面高喊組建聯盟,一面悄悄對中國解禁核心技術時,所謂"統一戰線"已然名存實亡。
而中國要做的,不過是繼續推進發動機轉子葉片上的每一道精磨,完善礦產法中的每一個條款——
真正的實力,永遠建立在實驗室的燈光與法典的字句之間,而非外交官的口頭聯盟里。
美日印澳四方關鍵礦產倡議啟動,被指“針對中國”,專家:該合作面臨諸多挑戰_新浪財經_新浪網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動機出口禁令”_騰訊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