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字與“數據天網”緊密相連,他以非凡的智慧和無私的奉獻,用生命點亮了這張守護城市安寧的數據之網。他就是一等功臣、江城警界科技精英——武漢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支隊警務技術四級主任萬松。一個多月前,在連續緊張工作多日后,萬松在辦公室突發腦溢血,5月27日凌晨,經搶救無效,不幸因公犧牲,年僅50歲。
時間回到5月26日,星期一早上7點半,民警王國棟一進會議室,就看見萬松已經坐在桌前,面前堆著一摞文件,正拿著筆在上面勾畫批閱。10點多,民警胡欣拿著“五一”大客流應對復盤報告找萬松簽字。雖然報告是萬松組織撰寫的,但他還是一頁頁仔細看,每一組數據、每一條建議都反復核對。
萬松同事胡欣向記者回憶當天的情形時說:“上午的時候,他(萬松)還在跟我說端午節安保的工作,中午十二點十分還在跟我打電話,安排誰去參加省廳的會,誰和我們一起召開辦公會,安排下午的工作和本周重點的工作。中午一點半的時候,我們還有同志發現他在辦公室工作。下午一點五十八分,我們例行去漢陽開辦公會, 我進門去叫他,我說‘萬大,走了,我們一起去開會了。’就發現已經叫不醒他了,我發現有異常之后就撥打了120。”
圖為武漢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支隊三大隊民警胡欣接受記者采訪。
5月27日凌晨0點33分,醫院傳來消息,經全力搶救無效,萬松不幸因公犧牲,倒在了他摯愛的工作崗位上。
萬松的離世,讓同事們悲痛不已。胡欣回憶起與萬松共事的點點滴滴,眼眶泛紅。“我現在還是始終不敢相信,萬大就這樣離開了我們。因為這九年以來,我們在那個辦公室有太多的回憶。這兩天每次經過他的辦公室,我都忍不住想去問一下:萬大,該去吃飯了;萬大,走了,我們一起去開會了;萬大,領導布置了一個什么工作……”胡欣的聲音略帶哽咽,回憶起那一刻,他依然難以平復內心的悲痛。他說:“萬大總是這樣,工作起來就廢寢忘食,我們大家都知道他身體不好,經常勸他要注意休息,但他總是說,‘事情太多了,等忙完這段再說。’沒想到,這一等,竟成了永別。”
胡欣說,萬松不僅業務能力出眾,對同事也極為關心,經常主動幫助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各種難題。翻開萬松的工作日志,每頁都寫得清清楚楚,待辦事項都用紅筆標出來,沒完成的任務就畫個三角。參警以來,萬松在技術崗位支撐協破全市重特大案件多達160余起。因為工作業績突出,他先后榮立個人一等功 1 次、三等功 5 次。
“在我的眼里,萬大是一個為人謙和、工作勤勤懇懇的人,特別是在一些專案的支撐工作當中,萬大一直都是加班加點、身先士卒地奔赴到案件的現場去。我們也知道,萬大平時身體不太好,都是靠藥物穩定病情,但是工作當中還是離不開他,他也很少請假。”在同事胡磊眼中,萬松是個不折不扣的“技術控”,對數據有著近乎癡迷的熱愛。為了構建和完善“數據天網”,萬松經常加班加點,夜以繼日地工作。他的辦公室里總是燈火通明,深夜時分也常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常說,數據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線,只有掌握了數據,才能更好地打擊犯罪、保護人民。”胡磊感慨道,“他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這句話,也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圖為武漢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支隊三大隊民警胡磊接受記者采訪。
在同事們眼中,萬松不僅是一位業務精湛、工作敬業的好隊長,更是一位和藹可親、樂于助人的好朋友。他總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關心每一位同事的成長和生活。無論是工作上的難題,還是生活中的困擾,只要找到萬松,他總能耐心地傾聽,并給予最真誠的幫助和建議。
“我們那個時候在警校是一個寢室的,從那個時候就結下了非常深厚的情誼,認識了28年,基本上我們每周都會見面,尤其是他借調到市局的科技化信息中心以后,因為我也在五樓工作,他也在五樓。我印象蠻深刻的就是,萬松他每天中午就非常疲憊,會到我的辦公室來睡覺,他往沙發上一倒就開始打鼾,非常快就進入睡眠了,他的工作強度確實是非常大。”曾經的警校室友也是萬松的老戰友胡驥,回憶起與萬松共度的時光,語氣中充滿了懷念與感慨。
圖為武漢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副支隊長胡驥接受記者采訪。
胡驥說:“萬松是個非常執著的人,他對工作的熱愛和投入,是我們所有人都無法比擬的。在警校的時候,他就表現出了超乎常人的毅力和決心,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他都不會輕言放棄。這種精神,一直伴隨著他走到今天。”
萬松的離世,對武漢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支隊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戰友們悲痛之余,紛紛表示,更要繼承萬松的遺志,繼續他未竟的事業。要以萬松為榜樣,立足本職崗位,發揚敬業精神,努力工作、不斷創新,用實際行動守護城市的安寧與和諧。
今年以來,武漢再度躋身全國十大熱門旅游目的地之列,黃鶴樓等景點人氣爆棚。為支撐一線安保工作,萬松帶隊開展全量警情研判,通過多維數據建模,為精準用警提供科學依據,并在“跨年夜”“櫻花季”“漢馬”“五一”以及各項重大活動安保中廣為應用,為武漢智慧警務體系建設作出突出貢獻。
萬松同志作為武漢公安首批大數據偵查員,他帶領團隊,把偵查經驗融入數據分析,用9年時光織就了一張覆蓋全城的數據天網,推動警務工作從信息化向智能化轉型。這張網不僅提高了破案效率,更在預防犯罪、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如今,萬松走了,他留下的“數據天網”依然守護著城市的平安,而萬松的名字,也將永遠鐫刻在這張數據之網上,成為每一位江城警界同仁心中永恒的豐碑。
萬松同志——戰友們口中的“萬大”,武漢公安科技信息化的開拓者,用生命詮釋了何為責任與奉獻。萬松的事跡激勵著每一位公安干警,他們將繼續沿著他的足跡前行,用科技的力量捍衛正義、守護平安。讓我們銘記這位警界科技精英,他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光芒永存。
融媒體記者:劉蘋 張一凡
通訊員:陳雨晨 許劍瑜 楊俊 王子健 孫傲凡
(來源:武漢廣播電視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