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街頭,年輕人追著翻拍的《還珠格格》傻笑,卻在博物館里對著漢字石碑抓耳撓腮。
這個曾用漢字千年的國家,1945年一聲令下廢了漢字,改用拉丁字母。
結(jié)果古籍成了天書,族譜成了廢紙,連自家歷史都得靠中國學(xué)者翻譯!
打開越南視頻平臺,刷三條內(nèi)容能撞見兩條中國痕跡。
要么是翻拍的《還珠格格》越南版。
情節(jié)都與原版如出一轍。
要么是博主模仿李子柒插秧的畫面,卻配著越語解說。
可轉(zhuǎn)頭進河內(nèi)的國家圖書館,那些明朝年間用漢字寫的《大越史記全書》。
年輕館員得捧著字典一個字一個字查,還未必認(rèn)得全。
兩千年前漢武帝在交趾郡今越南北部,設(shè)官置吏時。
誰能想到千年后會是這光景。
當(dāng)時的交趾官印是漢字的,科舉考的是四書五經(jīng),連士大夫?qū)懳恼露嫉媚7马n愈的筆法。
就連農(nóng)戶祭的還是雒龍君,傳說中半人半龍的越南始祖。
村口老嫗?zāi)钸兜墓适拢鹘怯肋h是雄王分土地給子孫,跟中原的炎黃傳說壓根不搭界。
當(dāng)年漢朝的刺史到交趾赴任,第一件事是學(xué)幾句當(dāng)?shù)卦挕?/strong>
表面上,這里跟中原沒兩樣。
郡縣制層層套著,流官三年一換,文廟的香火比老家還旺。
可真要攤開賬本。
稅收大多過了本土豪族的手,曲氏、阮氏這些家族,祠堂比官府還氣派,族兵比衙役還多。
唐朝安南都護府的官老爺們試過硬來,想把豪族的土地收歸國有。
可是公元907年大唐一亂,曲承裕直接把漢官架出了大羅城,今河內(nèi)。
自己當(dāng)起了靜海軍節(jié)度使。
你說這是叛亂。
當(dāng)?shù)厝说褂X得,不過是"自家管事的換了個人"。
畢竟?jié)h官懂孔孟,卻不懂紅河三角洲的水稻該何時插秧。
豪族們握著這門學(xué)問,就握著民心。
就像938年的白藤江,水漲水落藏著殺機。
吳權(quán)的兵在江底插滿包鐵木樁時,南漢的船隊正順著潮水沖過來。
這些來自嶺南的士兵哪見過這陣仗?
退潮時船底被木樁戳破。
吳權(quán)的火船一沖,連主將劉弘操都沒跑掉。
這一仗的妙處,不在于贏了中原軍隊,而在于把"地利"變成了祖?zhèn)鞅ā?/p>
1288年元朝大軍再來。
陳興道照著葫蘆畫瓢。
還是在白藤江,還是借潮汐設(shè)伏,元軍照樣栽了跟頭。
越南史書里,這木樁不單是木頭的,更像是扎在心里的界碑。
咱靠自己也能守住地盤。
可別以為打贏了就徹底翻臉。
吳權(quán)稱王之后,官服還是唐式的,文書照樣用漢字。
他甚至模仿中原設(shè)百官,只是把"皇帝"改成了"王"。
這種擰巴勁兒,往后一千年都沒改。
既怕被中原吞了,又舍不得漢文化那套治國章法。
還有字喃這東西,說怪也怪。
用漢字的偏旁拼越南話。
看著像漢字,認(rèn)起來比天書還難。
唐朝時就有人搗鼓這,到了獨立后,士大夫們突然覺得這是個寶貝。
寫奏折給中原皇帝用漢字,記自家事就用字喃。
偏偏法國人來了之后,這平衡被打破了。
1884年越南全境被占,法國人建學(xué)校、編教材,清一色用拉丁字母。
他們可不是好心掃盲,只是覺得拉丁字母好教。
到1945年越南獨立,胡志明政府一拍板。
廢了漢字,全用拉丁字母!
理由挺實在:拉丁字母好學(xué),能快速掃盲。
更深層的是不想再跟"北鄰"共用一套文字。
回頭看這步棋,有點像給自己斷了根。
現(xiàn)在河內(nèi)大學(xué)孔子學(xué)院開設(shè)了10門中文課程,授課總時長達2050課時。
學(xué)生們對著《嶺南摭怪》里"貉龍君娶嫗姬"的故事發(fā)愁。
這字認(rèn)識,可連起來卻不知道說的是自家始祖神話。
更麻煩的是做生意,跟中國客商談合作,合同得翻兩遍。
一個是越語拉丁版,一個是中文版,生怕弄錯了數(shù)字。
當(dāng)時的黎朝通過民族神話強化認(rèn)同,但"四母"實為"南海四位圣娘"的誤寫。
黎朝的皇帝挺會搞事,1428年立國號"大越"。
還把中國宋朝楊太后的傳說改造成越南海神信仰。
這位南宋末年溺亡于廣東崖山的太后。
在越南搖身一變成為"南海四位圣娘",主廟就建在義安省乾海門。
你去順化的圣娘廟看看。
香客里有戴斗笠的農(nóng)民,有穿西裝的商人,禱告詞用越語。
可香火的樣子,跟泉州的媽祖廟差不離。
這種混搭,比單純喊"大越"管用多了。
大家拜著同一個神,就覺得是一家人。
反觀中原,黃河長江是母親河,可越南的母親河不止一條。
湄公河三角洲的漁民,祖輩是高棉人,現(xiàn)在卻對著水母像磕頭。
你說這是漢化還是本土化?恐怕連他們自己也說不清。
在胡志明市,街邊攤播放著中國的《甄嬛傳》,老板娘一邊炸春卷一邊跟著哼。
轉(zhuǎn)個彎進博物館,玻璃柜里的漢字石碑旁,擺著拉丁字母的翻譯牌。
導(dǎo)游說現(xiàn)在學(xué)漢字的孩子越來越多,不是為了認(rèn)祖是為了帶貨。
中國的直播電商太火,多認(rèn)幾個字好做生意。
歷史這東西,就像白藤江的水漲漲落落,誰也說不準(zhǔn)下一波潮頭會往哪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