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課后服務時間,天津市和平區的校園便熱鬧非凡,各學校多樣化特色課程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岳陽道小學的“愛的陪伴”課堂、中心小學的“卓然·創造”課程體系、萬全小學的“溫巢課程”等。這些獨具匠心的共育課程,不僅由校內教師精心授課,還引入外聘專家助力,更有熱心家長傾情參與分享,共同為孩子們打造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攜手共育時代新苗。
“和平區通過積極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格局,不斷健全‘教聯體’工作機制,著力解決學校指導服務、家庭協同配合、社會資源調配等問題,推動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向縱深發展,共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助力。”天津市和平區政協副主席,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明建平如是說。
多年來,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市委、市政府領導多次調研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工作,指導市教育兩委以建設大中小學一體化“教聯體”為抓手,匯集學校、家庭、教育科研機構、社會等多方力量,著力提升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構建家校社協同的良好教育生態,營造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育人環境。
構建全覆蓋體系
學校100%設立家庭教育工作站
天津是如何織密這張協同育人網絡的?答案就藏在一系列扎實有力的行動里。天津積極響應全國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現場推進會的號召,迅速推進“教聯體”建設。河西區成立全市首個區級“教聯體”。市教育兩委發布《關于深化家校社協同育人 推動建設區級“教聯體”的通知》,明確建設標準,指導天津16個區全面成立區級“教聯體”,構建起學生全面發展的新平臺。
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印發文件,以多部門協同聯動的心理與家庭教育工作機制為支點,打造全市學校家庭社會共育聯動體系。市教委等十部門聯合印發《天津市關于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實施方案》,明確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和實踐路徑。市教育兩委與市婦聯攜手成立天津市家校社協同育人中心,定期對校內外、社會各方家庭教育機構進行協調調度,打通溝通壁壘。
如今,天津已構建起覆蓋全市的家庭教育服務指導體系:全市16個區均成立區級家庭教育指導中心,所有學校100%設立家庭教育工作站,同步成立社區家長學校3953個,覆蓋率達99.5%。區有“中心”,社區(村)有“學校”,學校有“工作站”,一個立體化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悄然成型。
此外,天津市教育兩委與市婦聯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攜手民政、文旅、公安、網信、政法等部門,互通信息,共同組織豐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動,推動家庭教育工作站和社區家長學校的全覆蓋。
強化方向引領
規范學校家庭教育指導體系
在濱海新區大港東城小學,一場涵蓋共學課堂、共情德育等內容的教育教學成果展暨家長進校園活動,為初夏的校園增添了一抹別樣的色彩。校園內,師生們熱情洋溢,家長們興致勃勃,社會志愿者們積極投入,共同編織出一幅家校社協同育人的美好畫卷。
這樣的生動場景,正是天津家庭教育工作扎實推進、成效顯著的直接體現。天津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工作,采取有力舉措,推動家校社協同育人邁向更高水平。在規范學校家庭教育指導體系方面,天津下足了功夫,強化了家長委員會的育人功能,通過出臺相關文件,加強黨對家長委員會的全面領導,制定科學合理的家長委員會建設標準和運行機制,明確了家委會的職責范圍,確保其在教育工作中能夠充分發揮作用,為孩子們的成長保駕護航。
在家庭教育指導常態化建設上,天津也走在了前列。明確規定各中小學校主要負責人擔任家長學校校長,每學期開展授課不少于3次,這一舉措保障了家庭教育指導的持續性。同時,建立分層家訪制度,新接手班級必須一學期內全覆蓋家訪,并將家訪情況計入考核,建立家訪臺賬,確保家訪工作的落實,讓學校與家庭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
在示范引領方面,天津建立了7個市級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實驗區,其中4個獲批為全國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實驗區。在“向陽花學生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典型案例評選活動中,推薦的4個案例全部入選教育部心理健康典型案例名單。天津市家庭教育協同育人工作案例評選中,3個案例全部入選教育部基礎教育領域“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典型案例”,為全國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了“天津經驗”。
創新途徑方法
構筑家校社協同育人新格局
在天津,一場場家校社協同育人的生動實踐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截至目前,天津已舉辦5期“家校社協同育人教師骨干培訓”,每期5天,共集結1100余名中小學教師,為打造專業家庭教育隊伍注入強勁動力。
天津市教育兩委相關負責同志介紹,天津多途徑推進“教聯體”工作。自2004年起,天津啟動中小學心理教師和家庭教育指導教師ABC證培訓,累計培養專業人才2.3萬人。與市婦聯攜手,聘任20名專家組成家庭教育專家委員會,為各區配備心理督導師和家庭教育督導師。近3年,天津每年增加舉辦家庭教育宣傳月活動,組織千余場家庭教育活動,參與人次逾百萬。每年舉辦中小學教師“暖心家訪”大賽,成為家訪經驗交流的盛會。
為加強專業研究,天津每年發布大中小學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專項課題130個。市教委升級打造家庭教育專業期刊《家長》,為家校社協同育人搭建溝通和交流平臺。依托“天津家校”微信公眾號打造線上宣傳主陣地,關注人數超百萬,累計發布家庭教育文章624篇,閱讀量突破120萬人次。開設家庭教育專題欄目,每周二晚開通“公益直播間”,截至目前已播出157期,覆蓋受眾53.6萬人次。邀請各界優秀人士分享家庭中的教育經驗,推廣普及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為學生心靈成長提供肥沃土壤。
天津市教育兩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天津市家校社協同育人從“松散聯結”轉向“制度性共生”。下一步,天津將持續深化“教聯體”改革,緊緊錨定建成教育強國目標任務,夯實基礎教育基點,推動家校社協同育人向縱深發展,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天津力量”。
《中國教育報》2025年07月05日 第02版
作者:本報記者 徐德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